九八小说网 > 历史穿越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二十三章 东北王?

第二十三章 东北王?

    杨震的话音落下.主席摆了摆手道:“他们那里不着急.在地面联系还未彻底打通之前.暂时还是以目前的装备适合.地面物资运输渠道沒有打通.给他们也沒有地方去搞汽油去.单纯依靠你们空运.那是败家子的作风.”
    “关内各个兄弟战场换装的工作.还是等此次会战结束之后.视形势的发展与变化再说.现在的核心问題是.怎么样全力的打好这一仗.这对于我们现在來说.是关系到生死的问題.这一仗打胜了什么都好说.败了我们还是只能固守在山区.要那些的坦克和大炮.也就沒有了用武之地.”
    “杨震同志.此次会战我给你提出三个要求.第一.你们抽调兵力的时候要量力而行.绝对不能危急北满老区的安全.那里正在建设的现代化工业.是我们未來发展的希望.华北战场要抽调足够的力量.但是东北战场也绝对不能有失.”
    “第二在战略战术的问題上.你要多抓一些.合成化作战.你是全军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方面的经验你还是充足的.此次会战对我军的发展至关重要.我希望你能够慎重一些考虑.既要大胆运用你们的经验.但也不要过于盲动、冒险.”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既然已经下决心要打.那就要一鼓作气打赢.我们不能付出了代价.在冀中平原上继续站不住脚.又被人家给撵了回來.代价是要付的.但是也要必须打赢.”
    主席的几个要求.杨震听了之后多少有些苦笑.第一个要求是必须的.主席提出这个要求.他沒有感觉到意外.但是后面的两个要求.却是明摆的告诉他.此次冀中会战指挥员由他担任.但这个差事.无疑是一个苦差事.
    此次会战.涉及到华北地区四大敌后根据地之中的主要三个.如果再加上抗联南下部队.可以说是四大野战军在一个战场上配合.这么多建制的部队.在一个战场上作战.并不是一件很让人省心的事情.
    四大野战军.在装备上是千差万别.晋察冀和晋冀鲁豫部队到是好说.都是抗联一手装备出來的.但是山东军区所属部队.对于抗联來说还是一片的陌生.作为整个华北各个根据地之中.最富饶、也是兵力最多的山东军区.杨震根本就不了解.
    战术、战略应用.也是有很大差别的.单单其中的协调和配合关系.就可谓是异常的复杂.统一指挥这些部队作战.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这其中很多干部.资历远远的超过自己.战场上的协同关系.更是复杂的多.
    看着周边的几位老帅.杨震摸了摸鼻子却是沒有立即回答主席的话.不是他畏难不前.是这其中的关系协调.实在是太过于复杂.这次与四二年的那次会战.可是完全两码回事.各自分区域作战.不形成一个整体作战指挥整体难以抗衡.
    也许看出杨震心中有些犹豫.老总对主席笑了笑道:“看來杨震同志还是有些犹豫.是不是有些怕指挥不动我们这些老家伙.这次有主席和我给你做这个后盾.你有什么可担心的.除了抗联之外.其他三个野战军.根据此次制定的整体方案.中央是有统一安排的.”
    “主席与中央已经决定.将原來晋察冀与晋冀鲁豫军区参加挺进军的部队.全部抽调出來.再加上目前在你们那里整训的七个旅外加十一个团.重新编组为两个野战军.交给你指挥.”
    “这些部队在去年的会战之中.与你们曾经有过相应的配合.所以在指挥和协同上.你不要有什么担心.至于山东军区的任务.等详细计划拿出來再说.所以.我看你的顾虑完全沒有必要.”
    老总的这番话.杨震迟疑了一下之后道:“老总.我想两个野战军可以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之下.先以军区为建制进行纵队一级的编组.但是各部的任务和作战区域的划分.我看还是暂时不要急于下结论.还是等到计划制定完成之后再说.”
    “毕竟此次大战.是我军第一次集中如此大规模的作战行动.各部队的详细作战任务和作战区域.还是等计划制定完毕再分配也不迟.我建议各大战略区在任务的具体划分时候.不要专注自己当面的敌情变化.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自己会被调出作战.”
    “这样.我让郭参谋长留下.与军委和各大战略区抽调出來的参谋人员.统一制定一个作战方案.郭参谋长这个人心细.考虑事情周全.不过我想能不能让几个大区的参谋长.也都一同留下來.”
    “对于自己部队的战斗力.各个部队的参谋长心中最清楚.战略战术的使用情况.也是各部队参谋长的职权范围.所以我建议各个部队的参谋长.來的就暂时留下.沒來的我派飞机去接.各军区在抽调出一批精兵强将來.会同军委总参谋部拿出一份作战计划來.”
    “另外.鉴于此次会战是四大野战军协调作战.我建议还是设立一个总前委.选择一政治原则强.思想过硬的人为总前委书记.居中协调几大野战军协同作战.同时还需要中央在整体战略上.进行把关与监督.”
    说到这里.杨震犹豫了一下之后道:“我在从东北给山东军区调拨一部分的通讯设备.以及一批弹药.同时给晋察冀和晋冀鲁豫部队再调拨一批反步兵地雷.以及反坦克地雷.在调拨一批火焰喷射器.”
    “此战既然关系到我们的生死.那么大家有什么需要的.我们保证尽可能的满足.一切为了打好这一仗.做好最周全的准备.还有回去我们就开始着手部署.加大调运进关的油料和弹药储备.”
    “包括加大粮食调运的数量.保证几个主要的战略区.尤其是晋察冀军区有一定的战备储备粮.并调集一批重炮部队和坦克部队.以及一批参谋人员先行秘密入关.做好战前的准备.”
    对于杨震设立总前委的建议.主席沉思了一下.最终还是沒有给杨震一个明确答复.不过此次作战会议.大致的方针已经定下來.剩下的就是制定战术方面的问題了.既然中央已经同意抽调各个战略区的参谋长.制定作战计划.各大诸侯也要返回各自地盘去着手准备.
    在各地诸侯返回各自辖区之后.主席却是将杨震留了下來.对于某些战略方面的问題.又进行了一番详细的研究.在杨震临走的时候.主席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告诉杨震.中央已经决定将新四军的军长.调任东北军区副司令员.新四军的军长.改为原來的一支队长担任.
    中央的这个决定.杨震多少有些意外.但随即也就明白了中央的意图.对于军长到抗联工作的决定.杨震表示了愉快的欢迎.不过与主席的谈话之中杨震也提出.自己不适合代理东北局第一书记的职务.
    杨震建议总指挥在中央参加整风运动期间.还是由东北人民政府那位主席担任.杨震认为自己年纪太轻.现在还不到三十岁.有些事情处理的还很不成熟.考虑问題也是很片面.更无主持党政军全面工作的经验.
    而且军事和对外争取援助上的事情.已经让自己忙的焦头烂额.实在沒有再多的精力.去顾及地方上的工作.最关键的是.杨震认为自己作为一名军人.插手地方上的事情.会给很多人留下枪指挥党的印象.
    杨震的意思自己主要工作.还是放在军事上为主.至于地方上的工作.还是由地方上负责为好.自己的能力有限.对政治工作也不是很熟悉.作为第一书记恐怕力不从心.哪怕是代理.也恐怕很难做好工作.
    杨震婉拒第一书记的这个想法.被主席连考虑都沒有考虑的直接拒绝.主席的态度很坚决.这个第一书记还是由杨震代理.至于转正不转正.还需要看情况的发展再说.主席告诉杨震.东北的党政军、外交事宜由他一把抓.
    尤其是对苏工作.必须由他亲自抓.有什么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題直接向中央汇报.但主席也提醒杨震.不要与苏联方面搞的太僵硬.工作上要绵里藏针、柔中带刚.不要总是硬碰硬的來.尤其是苏联人现在掌握着抗联唯一一条对外通道的情况之下.更不要轻易的与苏联人搞僵.在他南下作战的期间.要指定好工作的代理人.
    主席话里面的意思.让杨震心中多少有些难过.主席这番话说完之后.他就清楚的知道.总指挥这次來中央参加整风运动之后.很难在返回东北工作了.总指挥突然的调离.让杨震心中很是不舍.
    自三八年那个寒冬.在宁安密营与总指挥相知相识以來.总指挥以宽广的胸怀.一直都像父兄一样.在身后默默的关心自己、支持自己.沒有总指挥的信任和支持.自己很难那么短的时间之内.就在东北重新的打开局面.
    对于这个如父兄一般的长者.杨震一直都相当的尊重.甚至可以说有一些的依赖.现在总指挥突然调离.让杨震感觉到有一些茫然.尽管中央还沒有正式的宣布.但是其实已经是定论了.
    与主席谈完话之后.得知总指挥调离的杨震.嘴上虽说沒有什么表态.但是情绪明显有些低落.而且这个执掌东北党政军大权的第一书记职务.也让他很不舒服和适应.对于年纪轻轻便成了东北王.杨震可是全无升官的喜悦.
    而相对于感觉到压力很大的杨震.自抵达延安之后.并未沒有参加军委会议的郭炳勋.在战略方针制定之后.与晋察冀、晋冀鲁豫几个军区的参谋长.连同从东北调來的一批抗联最精干的作战参谋.则在军委作战处的一个警戒森严的院落里面.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
    与主席谈完话之后的杨震.并未急于返回东北.而是与郭邴勋以及军委参谋长等几个人.就此次会战的自己一些思路谈了一下.在各个战略区的参谋长抵达之后.杨震又组织召开了一个联席作战会议.
    
新书推荐: 我直接人生重开 抓住那个叛徒 前桌女生竟是我的头号黑粉 开局觉醒了神话级赋灵 我在诸天传播互联网 诸天福运 道长去哪了 从斗罗开始打卡 突然成仙了怎么办 暖婚10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