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委参谋长这次东北之行.对东北的军工建设可谓是相当的满意.而那位史迪威中将.在杨震坚决的反对之下.自然不可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对于这位老兄的东北之行.杨震是热烈招待.但是就是不点头.
而华盛顿此时也并不赞同抗联出兵印度.认为抗联最好还是留在东北作战.毕竟中国战场上连关东军带中国派遣军.占据了整个日本陆军一半的兵员.无论被调往那个方向.都不是美国人愿意见到的.
华盛顿也不想这近二百万脱离了牵绊的日本陆军.最终变成一根大棒子.砸到自己脑袋顶上.甚至华盛顿就连中国东北.再一次沦陷在日军手中都不可能接受.更何况还让日军抽出兵力來对付自己.更何况在朝鲜半岛.还有不断在扩编建制的朝鲜军.
美国方面的明确态度.让这位想借着中国自己内部局面.为实现自己野心寻找一些机会的这位美国陆军中将.最终还是失望两手空空的离开了中国东北.而华盛顿反对的态度.杨震到是在意料之中.
在日军已经杀入澳大利亚本土的情况之下.美国人是不会傻到让东北这几十万装备精良的关东军.哪怕一刻喘息之机能够腾出手來的.转而将重兵转向其他方向.对于美国人來说.中国人在战场上拖住的日军越多.他们就越有利.
尤其是现在依旧还是日军最大战略集团的关东军.美国人更是希望不从中国东北调一兵一卒去其他的战线.换了谁都希望棒子砸别人脑袋.别砸到自己脑袋上.所以美国人虽然在四三年初便再三催促抗联发起攻势.但是却拒绝了史迪威想让抗联出兵印度的要求.
白宫对于这位老兄不请示华盛顿.便擅自跑到东北的做法很是不满.而且重庆的抗议.也让美国人很是恼火.美国人不会容忍中国人内部.在这个时候有任何的会干扰到对日作战.整体战局的事情出现.
在给予这位草率的中将一场严厉训斥之后.让其立即返回重庆.做好他自己该做的事情.不要在试图与延安或是哈尔滨有任何的私下联系.接到美国陆军参谋长的电报.这位老兄只能怏怏不乐的返回重庆.
但在这位老兄返回重庆的不久.美国陆军航空兵却组成了一个庞大的考察团來到了东北.这个美军考察团的目的.与史迪威中将却是两码回事.他们來东北的目的.是与抗联商议美国陆军航空兵.进驻东北参与对日空袭的事情.
只是这个时候接待他们的.却已经不是杨震.在史迪威返回重庆半个月之后.也就是军委参谋长将杨震的意思.向中央做了一个详细的汇报后.杨震也接到了中央的电报.将工作暂时移交给了李延平主持.自己立即返回延安.对四三年战略目标进行研究.
原本接到中央的电报之后.杨震是想自己去汇报.但是几经考虑最终还是带上了郭炳勋.至于杨继财的婚事.已经是他现在顾及不到的了.就连原來说好的去父母那里吃饭的事情.都始终未能兑现.只能放了鸽子.
等杨震与郭炳勋抵达延安之后.杨震才发现华北几大战略区的统帅.基本上已经全部到位.就连苏北的新四军主要指挥员.除了留一名副军长和参谋长在苏北留守之外.其余的高级干部也全部抵达延安.
原本想要中央在华北敌后局面打开之后.想要召开一次会议.因为日伪封锁基本是相当困难的.但是在四二年的会战结束之后.整个晋绥与晋察冀、晋冀鲁豫之间.日军的封锁力度已经远远不如从前.
再加上华北各个根据地.包括苏北的新四军军部所在地、都按照中央的要求.建立了可供轻型飞机起降的机场.直接与东北根据地接壤的晋绥与晋察冀.干脆建立了一个可供运输机起降的机场.
而抗联在延安除了派驻了部分战斗机与轻型轰炸机之外.还派出了c四七运输机与轻型运输机各一个中队.如果有需要.还可以得到驻在热河与察哈尔的抗联航空兵的支持.此次会议由抗联派出飞机.将各路诸侯全部接到延安.大大的缩短了來回的时间.
原來一个月.甚至是几个月的路程.现在缩短到了几个小时.中间虽说风险大了一些.但是速度却大大加快.不过除了新四军來东北.需要在敌占区上空飞行时间长一些.山东、晋冀鲁豫其实在敌占区上空飞行的时间并不多.危险性也并不高.
这些坐镇一方的诸侯之中.大部分杨震已经见过.只有山东军区和太岳军区的几位领导.杨震还是第一次见面.尤其是那位赫赫有名的军政双全的元帅.杨震还是第一次见面.至于來延安的新四军几位高级指挥员.基本上都是他在皖南的老部下.反倒是熟悉了很多.
见到已经分别两年的小政委.此次调回延安开会外加学习的军长.以及其他的几位高级干部除了个别人之外.大部分再一次见到带领自己突出险境的杨震都是喜出望外.尤其是军长.在与杨震又一次见面之后很是兴奋.
在杨震抵达延安的第一天夜里.便带着新四军來延安开会的几个军事干部.在杨震的住处直到谈了大半夜才回去休息.带着妻子一同返回延安的军长.还埋怨杨震结婚为什么不通知他们.
不过在短暂的兴奋之后.杨震却是不得不考虑到现实.在见到分别不过几个月.已经回到各自根据地主持工作的原挺进军两位老帅之后.杨震也吓了一跳.在东北时候两位老帅好不容易养的结实一些身体.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又变得异常消瘦.明显都处在营养不良的状态.
在与几位老帅谈过之后.杨震才发现随着四二年大旱引发的后续影响出现.四三年情况依旧不乐观的影响.无论是晋察冀.还是晋冀鲁豫两大根据地缺粮的情况.已经是相当的严重.本就贫瘠、物产不丰的太行山和五台山区.在灾荒时期日子更加的难过.
自去年入冬以來.在四二年大旱灾之中勉强还说的过去的晋东南地区.降雪量持续的大幅度减少.甚至有的地区.整个冬季滴水未下.在四二年逃过一劫的晋东南地区.今年的春旱已经初步暴露出來.冀南和冀鲁豫形势.更加的雪上加霜.
晋察冀军区四一年大扫荡带來的破坏.尚未完全恢复.四二年的旱灾虽说沒有像河南那么严重.但是四二年的收成也相当的不乐观.而且冀西地区、平西地区.今年也出现了相当严重的春旱.
面对着华北根据地严峻的局面.杨震的眉头深深的皱了起來.他总算明白了为何中央要在这个时候.想要收复四一年日军大扫荡之后.已经被日军彻底占领的冀中区.失去了冀中这块粮食供应基地.华北各个根据地.尤其是晋察冀的日子很不好过.
中央又何尝不知道这一仗打下來.恐怕要伤筋动骨.但是华北各个根据地出现的局面.让中央也只能下定决心打这一仗.彻底的缓解华北各个根据地粮食问題.此次召集各大战略区负责人來延安开会.除了参与整风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动员各大战略区协同参战.争取彻底解决华北两大根据地粮荒的问題.
不过中央的意图还是暂时不想攻占平津.毕竟这种大城市攻坚战.对于军内來说经验还是为零.中央认为直接发起对平津的攻击.会牵制大量的部队在坚城之下.并不利于采取运动歼敌的战略.
主席的意思还是孤立平津、收复冀中.缓解华北敌后根据地出现的粮荒.以争取早日恢复元气.同时利用此战向国内某些方面表明一些态度.以缓解在共产国际解散之后.国内可能会出现的巨大政治压力.
在与主席几经商议.并与各大战略区的老帅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之后.杨震最终还是下定决心按照中央的意图打这一战.但四三年上半年.这场战役已经來不及准备.而且还远未完成休养生息.恢复元气的抗联.此时也无法投入太多的兵力.
经过研究.中央还是决定此次华北作战以抗联为主.晋察冀、晋冀鲁豫以及山东军区配合作战.按照中央与抗联的分工.晋察冀军区在四三年上半年.负责派人返回冀中分散活动.发动群众并收集敌情.整训留守在冀中坚持的部队.
并调派得力干部.返回冀中区恢复情报系统.为下一步会战的展开做好准备工作.在这件事情上.以晋察冀军区为主.同时晋冀鲁豫军区则派出冀鲁豫军区、冀南军区部队.向津浦路、平汉路沿线展开.
山东军区则以鲁中军区、鲁南军区主力.沿津浦铁路南段展开.对津浦铁路山东段以及苏鲁交界处实施密切的监视.一旦战役打响.对津浦铁路实施大规模的破袭战.新四军各部.则对整个华中、华东日军实施密切的监视.
而抗联在四三年上半年.则负责向晋察冀平西、北岳区.秘密的囤积弹药和物资.并完成最后的整训工作.准备于四三年下半年秋收之后配合晋察冀军区.以及晋冀鲁豫军区的冀南军区和冀鲁豫军区一部.对冀中平原地区发起收复作战.
在战略方针方面计划制定的是相当的快.但是在具体战术运用上.却始终定不下來.开成了拉磨一样的态势.无他各方面的分歧意见.还是相当的大.尤其是在兵力和装备的投入上.以及诸多方面都有不同的意见.
对于中央的下一步战略要求.杨震的态度很明确.为了减少伤亡以及加快战役的进程.为准备反击日军后续兵力争取时间.还是要尽可能多的调集坦克和重炮部队参战.以抢在日军援军抵达之前大致完成作战任务.
在会战研究阶段.杨震提出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題.那就是抗联自东北南下入关的部队.在全面展开之前的保密问題.尤其是大量南下的装甲、重炮部队.以及大量的辎重安全以及保密的问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