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情不投,意不合(三)尽管,苏菲儿平日里一向都是新思想新作风,不迷信,但看到很多人都拿了香,她也入乡随俗,有样学样,诚心诚意的也要了一柱香。
左林生也要了一柱。
苏菲儿掏钱比左林生快,她说:“两个人的。”
苏菲儿和左林生唯一的共同点,就是用钱比较大方,不大计较。有时候,是左林生主动掏腰包,有时候,是苏菲儿抢着买单。谁都没有计算,谁谁的钱出多了,谁谁的钱出少了。只要开心,就ok。
摊主还没有说话,左林生已笑了,他说:“烧香拜佛,得自己请自己的香,不能由别人付香火钱。”
苏菲儿眨眨眼睛,不懂。
摊主是一个四五十岁的妇人,看了他们,不禁笑:“看,你老公还比你懂。”
谁都以为他们两人是夫妻。
那么的如影随形。
左林生还真的比苏菲儿懂得多,他知道进门时尽量不要走正门,因为方丈趄晚课时都是从正门进的,其他的人应该从偏门进出,男左女右,进出去时尽量跨右脚,不要踩在门槛上,据说门槛是神的肩膀,踩了就是不敬。
上香时先上香后礼拜,敬在一个炉中三支香就够,并不是多多益善;庙里的垫子是间是给出家人拜佛用的,男人跪拜用左边,女人用右边;许愿时心要虔诚,不可以随口胡乱许愿,因为许愿一定要还愿的,如果没把握做到,就千万别许愿。
苏菲儿跪了在佛祖跟前,恭恭敬敬地磕头。
她什么愿也没有许。
她也不懂得许些什么愿。
左林生倒是许了,心里念念有词:“菩萨保佑,保佑苏菲儿会喜欢我。”
因为左林生,他发觉,他的心,已一点一滴,被苏菲儿吸引了去。
反正,此时此刻,他已是自由身。
他未娶,她未嫁,为什么不可?
爱一个人,总是身不由己。
金庸的《八龙八部》中写着,大理盛产茶花,是茶的故乡,那个贵为大理国王子的段誉,就对着各种各样的茶花,如数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