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八小说网 > 历史穿越 > 隐龙惊唐 > 第四百零一章 朕也信

第四百零一章 朕也信

    李世民看着江山万里图,好久才点头道:“朕也信。”
    “可神机卫在李沐手中,轻易却动不得。就算李沐同意交出神机卫,可陛下与臣都明白,以李沐现在的能为,不出一年,又会有另一支神机卫出现在他手中。”
    李世民再次点头道:“朕忧虑的就是此。”
    房玄龄道:“事情到了今天,其实也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用人不疑,君臣合力,完成这幅江山万里图。要么杀了他,以绝后患。最后如何取舍,还得陛下乾纲独断。”
    李世民若有所思起来。
    房玄龄躬身道:“臣告退。”
    李世民无意识地点点头。
    房玄龄出殿而去。
    好半晌,李世民才回过神来,心中大骂。
    这房玄龄与于志宁其实是一路货色,什么都说了等于什么也没说。
    朕要是能杀李沐,还用得着你们聒噪?
    关键问题在于,李沐已经不是两年多前刚来长安时的李沐了。
    想杀他,谈何容易?
    更关键的是,朕能亲手杀自己的儿子吗?
    李世民摇摇头,恼怒道:“传长孙无忌。”
    当长孙无忌来到李世民面前时。
    李世民的心情已经平复下来。
    “辅机啊,江南旱灾已经平息,于志宁前往江南巡抚已经返回,这是李沐给朕的书信,你看看该如何处置啊?”
    长孙无忌双手从李世民手中接过李沐的书信。
    大致地看了一遍,然后递还给李世民。
    “臣以为李沐救灾有功,理该议赏。”
    李世民闻听一愣,这可不象是长孙无忌啊。
    怎么,今天替李沐说项了?
    李世民道:“赏确实该赏,可朕心中也有忧虑。”
    “陛下的忧虑想必是李沐麾下的神机卫吧?”
    “知吾者辅机也。”
    “神机卫确实强悍,金光门事变之后,臣对神机卫战力强悍的因素思索了很久。”
    “有何发现?”李世民有些好奇。
    “臣发现,李沐招募兵员时,所选择的都是十四至十八岁之间的半大孩子,这个年龄的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李沐便以极其丰富的食物供他们吃喝,再以极大的体力训练加以配合,由此让这些士兵体格明显较普通禁军强壮。”
    李世民点点头道:“确实如此,朕也有耳闻,可这无法在南北衙禁军中施行。”
    长孙无忌苦笑道:“确实无法施行,如今禁军的年龄大都在二十多岁,身体已经长成,虽然也能增加些体力,但不可能与十四、五岁的孩子相比,更何况,以李沐训练神机卫的花销去训练禁军,不用说天下六十万府兵,就是长安三十万禁军就足以吃垮朝廷了。”
    “所以,朕担心的不是李沐,而是他麾下的神机卫啊。朕相信李沐不会反,可保不齐他麾下将领有从龙之意啊。”说完,李世民的眼神往长孙无忌处瞄了瞄。
    长孙无忌听得懂李世民话中的意思,也不想否认。
    玄武门之变确实是李世民下令发动的,可如果没有长孙无忌一群人用两三年时间的鼓动,李世民与李建成兄弟之间,恐怕不会闹到如此地步。
    所谓身不由己,莫过于此。
    长孙无忌可不想触碰这些陈年往事,他转移话题道:“其实臣这几天也有思虑此事。”
    “可有想出什么妙计来?”
    “还真想出一计,只是不知道陛下是否采纳?”
    “快说来与朕听听。”
    “前些天,派往百济调解百济与新罗战事的使者回朝,言及百济阳奉阴违,不遵我朝旨意,甚至出言羞辱我朝使者之事,陛下雷霆震怒。”
    李世民被长孙无忌一提及,脸色立时阴暗起来。
    煌煌天朝上国,被百济这么一个弹丸小国公然抗旨,确实有辱天可汗的威名。
    可李世民还是忍耐下来了,现在还不是收拾百济的时候。
    长孙无忌看了看李世民的神色,继续道:“臣的意思是,以李沐神机营渡海北上,助新罗击百济。如果能成最好,就算不成,朝廷也仅损失了些粮草,可刀剑无眼,神机卫就算战力再强,损耗总是难免的,以李沐的心性,必定是会增兵的,如此一来,损耗便会越来越大。陛下也就不必再为神机卫担忧了。”
    李世民闻言不置可否,只是斜了一眼长孙无忌。
    玄龄所谋的是大格局、大气魄,而长孙无忌善于阴谋布局,但见效快,准确率高。
    真是缺一不可啊。
    长孙无忌见李世民犹豫,继续道:“如果陛下怕李沐的性命有闪失,可令其不得北上。”
    李世民这才点头道:“辅机此计甚妙。可朕还有一点疑惑,如果李沐的神机卫真得灭了百济,又该如何?”
    长孙无忌幽幽道:“真若是如此,朝廷理该重赏赐。陛下可下旨册封李沐为亲王爵、安东王。”
    李世民一怔,随即明白长孙无忌的用意。
    册封为安东王,便须去百济之地就藩。
    那李沐在杭州的所有努力,便为因北上安东而烟消云散。
    李世民赞赏地看了长孙无忌一眼。
    “辅机此策甚妙。”
    “谢陛下夸赞。”
    “辅机此次南下疏通运河河道有功,朕心里也给你记下了。”
    长孙无忌背后的冷汗瞬间渗出。
    他明白李世民这是在警告自己,他在宋、宿二州的所为李世民已经掌握了。
    “臣惶恐,臣不敢贪功。”
    “去吧。朕要好好想想。”
    “臣告退。”长孙无忌逃似地离开大殿。
    李世民转身对袁仁国道:“第一批出宫的宫女可以安排南下杭州了。”
    “奴婢遵旨。”
    ……。
    杭州因李沐的到来,迅速发生改变。
    无论是劳作还是生活上,陈俗陋习都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李沐做为一个初涉地方官职场的菜鸟。
    无疑是盲目的。
    他凭着自己的个人想法,尽可能去改变杭州一隅之地。
    虽然李沐也崇尚民主和自由。
    可在这个年代讲民主和自由,无缝是对自己不负责任,更是对百姓不负责任。
    所以,李沐采用最简单、有效的军府方式。
    虽然杭州衙门的架构没变,但一切政令皆出于都督府之手。
    杭州刺史魏征,几乎成了每道政令的签字者,而非制订者。
    
新书推荐: 我直接人生重开 抓住那个叛徒 前桌女生竟是我的头号黑粉 开局觉醒了神话级赋灵 我在诸天传播互联网 诸天福运 道长去哪了 从斗罗开始打卡 突然成仙了怎么办 暖婚10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