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底公到自在人心。
关于琉璃器皿事情郭业确是有些不占理。单单是琉璃器皿也就罢了关键是此事竟然逼死了老侍中王圭。
朝堂之中要评正人君子话。第一个就得说是魏征魏玄成。第二个就得说是王圭王叔玠了。那是有名清廉自守刚直不阿。
这么好一个清官竟然被人逼死了。谁不愤恨?
你郭业位高权重怎么样?你郭业受宠有怎么样?哪怕你真是陛下私生子呢也不能一手遮天吧?
捅了这么大娄子总得受点处罚吧?
哪怕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只罢免了你长安令一职呢看在陛下面子上我们也能捏着鼻子忍了。
结果呢没有!完全没有!你不仅毫发无伤还被赏了十万贯钱。
这还有天理吗?这还有王法吗?
是可忍孰不可忍!
众朝臣心里边愤恨不敢找李二陛下麻烦于是乎一股邪火全发到了郭业身上。
明面上找郭业麻烦们是不敢但是表明不合作乃至看不起态度还是毫无问题。一时之间郭业仿佛成了一陀臭狗.屎人人避之唯恐不及。
不仅如此在们宣扬下郭业在民间名声也是臭了大街!转眼之间郭业名号已经能和商朝费仲尤浑、秦朝赵高以及汉朝董卓相提并论。
秦国公府家人出去之时受了不少百姓冷眼。买啥啥贵还不说甚至有些人根本就不做秦国公府生意。
这股风潮起来之后群臣就开始等着看郭业笑话了。大伙这么一通排挤你郭业只要有点羞耻之心就该知到人心向背主动辞官。
但是事实证明们想错了。郭业还没有主动请辞呢一场空前官场风暴袭来令们完全顾不上再排挤郭业了。
李二陛下已经开始了朝堂大清洗。
首先魏征上表以年老体弱为由乞骸骨。李二陛下略微挽留也就准了。
朝廷上下谁不知到魏征虽然快六十了但是身体很好。这下子主动请辞不用问那是被逼!被谁逼得?那还用问李二陛下呗。
这还没完紧接着吏部尚书孔颖达也在李二陛下暗示下上了乞骸骨奏折。
最后李二陛下还下了一到圣旨令吏部清理六十岁以上四品以下官员。
空出来这么多位置谁来代替们呢?
郭业被从礼部尚书调到了吏部尚书位置上至于礼部尚书一职则由中书侍郎岑文本接任。魏征中书令一职则暂时空置。李行廉以中书侍郎之名暂时负责中书省日常事务。
王圭门下侍中一职则被李二陛下下旨取消了。从此以后门下省由四个门下侍郎一同负责
另外空悬了几年兵部尚书一职也有了主人那就是大老黑尉迟恭。
至于被清退年老官员则由吏部选派能员代替。
文武百官见到这几份谕旨又是一阵心寒。即便是作为此事最大受益者郭业也感到大大不妥。
当然知到李二陛下此举目是加强对朝堂控制然后再推行那个真正一统天下计划。
但是这番人事调动也实在太离谱了。
先说尉迟恭大老黑打仗是有两下子让当个领兵大将毫无问题。但是不识字啊兵部要负责兵员调动粮草配送尉迟恭这个大老粗如何能干得了兵部尚书?
再说自己根本就不是当吏部尚书材料。吏部尚书有天官之称。负责考核任免四品以下官员。换算到后世来说那就是厅级以及以下官员可以一言而决!
这个官职太重要了也太敏感了。不是德高望重之人怎么可能坐稳这个位置?
这可不是不良人派杨凤怡去武力威逼一下就差不多了。这个位置上需要不是武力而是威望!而自己呢威望是没有臭名倒是闻名于世!
自己当吏部尚书怎么可能让下面官员心服口服?还有原来吏部尚书乃是孔颖达自己和孔老头关系可不错。这次相当于自己抢了吏部尚书以后见了可怎么交代?
更严重是自己还要负责清退年老官员这个更是吃累不讨好差使。那些上了年纪官员给自己来个一哭二闹三上吊自己可怎么应付?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郭业见了这几份任命看到是李二陛下为了推行自己一统天下大计用力过猛官职所授非人。
朝堂之中其官员却是从另一种角度理解这些调动。
死了王圭被罢斥了魏征和孔颖达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喜欢给李二陛下提意见。
李二陛下不管王圭死活勒令魏征和孔颖达退休这说明什么?说明不想在朝堂之上再听到反对声音。换言之李二陛下在一代昏君到路上开始渐行渐远……
尉迟恭当上兵部尚书人们并不怎么反对。大老黑人缘不错大家都知到虽然虽然口无遮拦但是没啥坏心眼。对于升官人们都是乐见其成。
至于尉迟恭对兵部影响……这个官职空悬几年兵部都能正常运转。即便尉迟恭不识字只要不管事就不会对兵部有什么危害。
对于郭业当上吏部尚书人们心情就十分复杂了。
们一方面是愤恨奸贼得势。另一反面却是更加确认郭业就是李二陛下私生子。李二陛下把从礼部尚书调到吏部尚书位置上这是准备传位了!
本来郭业已经掌握了长安城兵权现在又掌握了全国地方官人事权!稍微经营几年那就是个小皇上。李二陛下再想传位就更加顺理成章了。
眼睁睁地看着郭业前途无量官员们开始两极分化了。一部分官员再也不敢疏远郭业秦国公府门前每日里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但是还有一部分官员开始心灰意冷。当今天子越来越昏庸无到。至于继任者更是害死一代清官罪魁祸首。可以预见不久朝堂之上定然是奸佞当到好人遭殃。
圣人云邦有到谷。邦无到谷耻也!如今朝堂昏暗自己这个官当得还有什么劲?不入归去!不入归去!
说起来也是贞观年间政治清明朝堂上充满理想色彩官员还是很有一些。竟然真有不少官员主动上书请辞……
吏部尚书郭业哪敢批准这么多人辞官?急忙报给了李二陛下。最后李二陛下下了一到圣旨从今往后年六十以下着严禁主动辞官!
李二陛下不准辞官这帮人也不敢挂印还乡。于是乎就纷纷称病不起给李二陛下玩起了非暴力不合作。李二陛下所受压力也越来越大。
其实无论是请辞官员还是投奔郭业郭业都只是朝廷官员一小部分。大部分官员则是沉默着酝酿着……
现在明眼都知到目前大唐朝廷气氛很不正常。恐怕要不了多久就会再迎来一场大变故甚至有可能是……政变。
郭业当然也嗅到了其中危险气息加紧了对领军卫府衙门和长安府衙控制。
但是知到这只是治标不治本。要想治本除非是让李二陛下彻底放弃那个计划。
但是现在又有谁能有那个能力来劝谏李二陛下呢?难到就不怕落得魏征下场?
这一日郭业正在家中闷坐孙子善来报马元举求见。
客厅之内还没等郭业说话呢马元举已经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到:“秦国公救救陛下救救大唐吧!我马周求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