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八小说网 > 历史穿越 > 恶明 > 黑奴贸易

黑奴贸易

    第一章黑奴贸易的盛行
    非洲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在古代文明发展的多极世界中,非洲zhan有一
    席之地。尼罗河流域孕育了埃及古代文明。北非沿海曾经是地中海古代文明
    圈的一个组成部分。公元7世纪以后,伊斯兰文化在北非、东非沿海及西苏
    丹等地的传播,使这些地区经济文化出现了新的繁荣。在广大撒哈拉以南地
    区,经过长期稳定的发展,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黑人文化。到16世纪以前,
    非洲跟欧亚大陆一样,已处于前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阶段。如果没有殖民主
    义者的入侵,非洲社会将循着自己的轨迹向前演化发展。
    在古代和中世纪,黑人就经由撒哈拉商道、尼罗河及印度洋贩卖到南欧、
    阿拉伯世界、波斯、南亚等地。在那个时代,由于生产力太低,奴隶买卖是
    普遍现象,而不是黑人所特有的,也有白人被卖给黑人为奴。
    但是,近代殖民主义的入侵打乱了非洲正常的社会发展进程。随着资本
    主义的兴起,非洲变成商业性猎获黑人的场所。黑奴贸易发展成为一个专门
    的行业,成为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数以千万计的非洲黑人背井离乡,漂洋
    过海,被贩卖到美洲以及印度洋、亚洲由殖民者开办的种植园和矿井中工作,
    另一些黑人在捕奴、掠奴战争及贩运途中死去。非洲人民及其社会经济生活
    受到空前浩劫。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而万恶的殖民主义、资本主义制度却
    随着贩卖和奴役非洲黑人而兴盛起来。马克思曾指出,非洲变成商业性猎获
    黑人的场所,是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之一,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
    曙光。后来,黑奴贸易以及美洲的黑人奴隶制又为工业革命积累了资金。因
    此可以说,资本主义从头到脚沾满了非洲人民的鲜血。
    黑奴贸易大约经历了四个世纪。除奥地利、波兰和俄国等少数国家外,
    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以及美国都先后参与了这一罪恶活动。综观黑奴贸易的
    发展过程,大体可以分成三个时期:15世纪中叶至17世纪中叶为第一时期;
    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为第二时期,由于美洲种植园的发展,黑奴贸易在
    这一时期走向高潮;1807—1808年英、美两国通过禁止奴隶贸易的法案以
    后,黑奴贸易进入第三时期。这时奴隶贸易在法律上已被禁止,但黑奴走私
    贸易却兴盛起来。直至1890年7月布鲁塞尔会议作出废除非洲奴隶贸易的决
    议,黑奴贸易才算正式终止。
    如果按照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而决定的不同贸易性质来划分,
    那末整个黑奴贸易史也可分成三个阶段:15至17世纪,西班牙、葡萄牙的
    封建王室及随后荷兰、英国、法国等以特许公司为代表的商业资本占统治地
    位,黑奴贸易实行的是垄断贸易;18世纪,工业资本冲破了商业资本的垄断,
    黑奴贸易进入自由贸易阶段;工业革命以后,由于近代大工业的出现而在法
    律上废除了奴隶贸易,19世纪黑奴走私贸易盛行。
    本章叙述16世纪至19世纪初300年间黑奴贸易的盛行,及其对世界和
    非洲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一、十六世纪及十七世纪上半叶的黑奴贸易
    1441年,由安陶-贡萨尔维斯和努诺-特里斯陶率领的一支葡萄牙探险
    队,在布朗角附近沿海劫掠了10名非洲黑人,带回里斯本出售,是为黑奴贸
    易的开始。在15世纪后半叶,葡萄牙人从西非沿海贩运黑奴去本国充当家务和农业劳动力,或贩运至马德拉群岛、加那利群岛和佛得角群岛等大西洋岛屿新辟的甘蔗种植园中工作,每年贩奴大约500—1000名。但是,直到16世纪初,葡萄牙人在西非的黑奴贸易,其价值远远赶不上黄金、象牙、胡椒等非洲产品的贸易。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签订的托德西拉斯条约是列强第一个瓜分世界的条约,它确定以佛得角以西370里格为西、葡两国势力范围的分界线,两国在美洲的势力范围以西经46度为界。从此,非洲、亚洲及巴西归属葡萄牙,美洲其他地区归属西班牙。
    16世纪,西班牙人在向西印度群岛及美洲大陆进行扩张掠夺的过程中,对土著印第安人进行了灭绝人性的屠杀,并企图奴役印第安人,但没有成功。西班牙人发现,印第安人不适宜于繁重的田间劳动,一个黑人奴隶顶得上四个印第安人。为了满足那里发展热带作物种植园及开发矿藏对劳动力的需求,他们决定从非洲运进黑人。1501年,即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不到10年,伊斯帕尼奥拉岛就从葡萄牙运进了第一批黑奴。这是向美洲贩卖奴隶的滥
    觞,也是美洲实行黑人奴隶制的开端。1518年,第一艘来自非洲的贩奴船到
    达西印度,开始了非洲与美洲之间直接的黑奴贸易。到1540年,西班牙美洲殖民地每年运进的黑奴可能已达1万人。
    16世纪葡萄牙人在非洲西海岸的贩奴活动主要在两个地区:一个是上几
    内亚,即从佛得角群岛到塞拉利昂沿海。佛得角群岛的最大岛屿圣地亚哥岛
    曾经是经营上几内亚贸易的中心。一些原在佛得角群岛定居的欧洲人陆续移
    居到上几内亚沿海,甚至溯冈比亚河而上,在这一带建立了许多小据点,从
    事贩奴及其他商业活动。另一个是刚果河口及其以南地区。16世纪初,不仅
    葡萄牙商人,而且应刚果国王阿方索之邀派去的葡萄牙传教士、教师、工匠
    (裁缝、制鞋匠、泥瓦匠、制砖工)等,都以帮助刚果发展经济为名而行贩
    奴活动之实。到1526年,刚果国内局势变得很糟,以至阿方索写信给葡萄牙
    国王诉说:“这个国家每个角落都有许多商人。他们将毁灭这个国家。人们
    每天在遭受奴役和劫掠,甚至贵族和王族成员也不能幸免。”圣多美岛在16世纪成为几内亚湾及刚果至安哥拉沿海的贩奴基地。1493年,欧洲人开始在该岛定居;1499年,建立了第一个甘蔗种植园。16世纪上半叶,这里成为欧洲蔗糖的主要来源。16世纪20年代起,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的葡萄牙商人深入圣萨尔瓦多内地,可能远至扎伊尔河上的马莱博湖
    及在南方的恩东戈,从事贩奴活动。从贝宁湾、刚果、安哥拉等地运来的黑奴,或留在当地种植园工作,或被转运去黄金海岸、马德拉群岛、佛得角群岛和葡萄牙本土,16世纪30年代开始又直接转运去美洲,16世纪中叶成为非洲向美洲贩运黑奴的主要转运站。圣多美岛在1530—1560年间达到繁荣的顶点,是当时葡萄牙主要的海外领地之一。奴隶和甘蔗是其两大财富。柯廷引用n-迪尔的估计数认为,在整个黑奴贸易期间,圣多美运进了10万名奴隶。
    1576年葡萄牙人在罗安达湾建立了圣米格尔堡作为基地,从此刚果河口以南的黑奴直接从这里贩运去美洲,而不再经由圣多美岛转运。这里逐步发展成为安哥拉和刚果的奴隶贸易中心之一。到16世纪最后25年,从非洲直接向西印度诸岛及美洲大陆输出奴隶的
    南大西洋贸易体系已经确立起来。向欧洲及大西洋诸岛(马德拉、加那利和佛得角诸群岛)输出的奴隶仅占非洲输出总数的17%。1600年以后输往欧洲的奴隶,大部分也是转运去西印度的。同时,从16世纪末17世纪初起,美洲奴隶来源从西非迅速转向刚果安哥拉地区。其中至少有两个因素值得提及:第一,圣多美的甘蔗种植园面临巴西的竞争,到16世纪末17世纪初逐步衰落,这意味着几内亚湾本身对刚果安哥拉奴隶的需求减少了;第二,从17世纪初起,葡萄牙人开始在罗安达内地诉诸军事行动,或通过直接掠夺,
    或通过同当地非洲人的贸易而获得了新的奴隶来源。但是,直至17世纪中
    叶,美洲对非洲黑奴劳动力的需求量以及因此而形成的贩奴的数量毕竟有
    限。
    二、十七世纪中叶以后黑奴贸易兴盛的原因
    在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上,美洲的直接奴隶制曾经是欧洲资产阶级
    工业的基础。17世纪中叶起,欧洲由于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以及人们
    生活习惯的改变(例如,咖啡成为主要饮料、蔗糖消耗量激增等),对热带
    产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从而促使西印度及美洲大陆生产热带产品的奴隶种
    植园获得巨大发展。这成为黑奴贸易兴盛的原因。
    1625年第一批英国移民来到巴巴多斯,种植烟草、棉花、蓝靛等作物。
    1641年首次引种甘蔗,巴巴多斯因而被称为“西印度糖岛之母”。这里运进黑奴数量便由此成倍增长。以后,甘蔗种植迅速推广到背风群岛及牙买加、安提瓜等岛屿。在甘蔗引进英属西印度殖民地后的二十多年,蔗糖占到伦敦从殖民地种植园进口总值的将近一半,超过了烟草。17世纪末18世纪初,牙买加种植园的发展逐渐取代巴巴多斯的地位,其运进黑奴的数量也超过巴巴多斯,奴隶与白人的比例高达10比1。在法属西印度,1635年瓜德罗普岛先引种烟草,17世纪中叶以后又陆续引进甘蔗、咖啡等热带作物。17世纪
    末,种植园奴隶制已经成为西印度群岛的经济基础。因此,仅在17世纪后半
    叶的50年间,非洲大西洋沿岸卖给欧洲人的奴隶数量就超过以前200年的总数.
    海书网 https://www.haishuwang.com
新书推荐: 我直接人生重开 抓住那个叛徒 前桌女生竟是我的头号黑粉 开局觉醒了神话级赋灵 我在诸天传播互联网 诸天福运 道长去哪了 从斗罗开始打卡 突然成仙了怎么办 暖婚10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