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早已经准备完毕,多次准备南下的额哲,不由不停止了下来。
只是,随着时间的一点点推迟,距离冬天越来越近,这让两个满都罗、额哲二人都非常焦急。
一旦冬季来临,想要南下就必须要等到明天开春。
可是,这一冬天,部落所需的食物以及过冬的东西怎么办?
时间一点点过去了,两人也越来越焦急,但是谁也没有率先向对方妥协。
直到八月底的时候,比额哲更具有野心的满都罗忍不住了,在他的打探下,也明白了额哲部落面对着和自己同样的困难。
于是,满都罗先是下令边境扶助的各小部落,让出地盘,停止和额哲部的争端。
随后,更是派出使者,前往额哲的地盘,想要同额哲谈判。
额哲部落居于漠北中部,掌控着整个北海以南的支流,控制着整个中部。
现在的额哲正居住在鄂尔浑河,这里水草丰美,乃是瓦剌人最喜欢的牧场,也是他们壮大的地方。
因此,瓦剌能够居住在这里的部落,无疑是最强大的。
额哲所率领的辉特部,瓦剌部落中的一个,就是如今瓦剌人中最为厉害的。
与满都罗清除许多部落贵族势力独掌大权不同的是,额哲却一直在启用部落内的贵族势力。
这也因此得到了很多瓦剌小部落的赞同,很多部落的贵族都纷纷向额哲称臣。
于是,额哲才非常轻易的占领了这片最为肥美的牧场。
现在,看着原本一望无际的草原,如今却是枯黄一片,地上原本绿油油的牧草,也都只剩下的枯黄的根部。
偶尔能看到几根绿色,也被周围的牛马羊给吃了个精光。
漫山遍野的牛马羊,正在不断的搜寻着食物,本来应该是养膘的好季节,如今一个个却是饿的瘦骨嶙峋。
太阳光照亮,竟能发现很多牛羊已经倒在了地上。
牧民无奈的看着倒在地上饿的瘦骨嶙峋的牛羊,不得已拔出随身的匕首,结束了它们的生命。
海那赫带领着自己的马队,不断的打量着周围的环境。
马队不小,托运了很多食盐、铁器、粮食,乍一看仿佛来草原经商的商人。
然而,海那赫却不是,他是奉满都罗的命令,前来与额哲修和的使者。
一路上,看到瓦剌人牧场的惨状,不由的让海那赫心中有了很大的底气。
海那赫年龄约有四十左右,乃是满都罗少有的谋臣之一,满都罗上任之后,将察哈尔部的贵族清除一光。
如今采用的多是一些部落内有能力却出身不好的人。
如海那赫一样,他出身奴隶,后来被贩卖到了大明,崇祯即位之后,免除了所有奴隶的身份,恢复了他们的平民身份,这使得他在大明得到了学习的机会。
海那赫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在明朝他看到了只有考取功名才有机会改变命运。
但是一方面海那赫虽然精通汉蒙两语,但是却不识字,又没有钱。
直到宣大府在草原上建城,与草原人贸易,海那赫便来到了这里,充当明朝商人和蒙古人的翻译。
这样,海那赫挣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笔钱,随后他开始学习汉人读书,有不懂的则向来往的商人请示。
就这样,一直在嘉宁城的海那赫开始学习汉人文化,因为同很多明朝商人都非常熟悉。
他花了大价钱,托他们带来了一些书籍,开始自己读书。
期间,因为明军多次招募蒙古人从军,甚至立下战功可以成为汉籍,这让海那赫非常心动。
想要报名参见,只是,这时的海那赫已经四十多岁的年龄,按照大明军队召兵的要求,直接就被拒绝了。
海那赫非常失望,只得继续留在嘉宁城。
本以为自己的一生就这样了,谁知道,满都罗的大军进攻嘉宁城。
明军在防守不利的情况下,被满都罗手下的大军给攻破了城池。
四十多岁的海那赫自然成为了满都罗手中的奴隶,但是因为海那赫的身份再加上其非常熟悉明朝边境的情况,机缘巧合之下,海那赫成为了满都罗手中的谋臣。
对于满都罗以及察哈尔部,海那赫心中的情绪很复杂,按理说自己本就是察哈尔部的人,再加上满都罗对自己不薄,自己应该对他忠心耿耿才是。
但是满都罗的心中却一直是倾向大明的,因为他熟读很多书籍,因此非常向往大明百姓的生活。
不过,海那赫却从不敢表现出对大明的好感,因为满都罗非常仇恨大明,谁要是在部落内说上一句大明的好话,不久就会被满都罗给割掉舌头。
海那赫因此心中非常害怕,只能表现出对大明的恨意。
这次的事情就是,当满都罗想要和额哲辉特部落结盟,共同南下攻打大明的策略刚刚提出,海那赫便表达很大的赞同,并且自荐成为了结盟的使者。
沿着鄂尔浑河河畔一直向北走,当海那赫刚刚走过半天的路程,便被辉特部的人给发现了。
二十多名骑着高头大马、身穿皮甲,腰挎弯刀的瓦剌人冲了过来。
“站住,你们是什么人?”
这些瓦剌战士看着海那赫身后马匹上的东西,眼睛中露出了饿狼般的光芒。
几人随手将佩戴的弯刀拔了出来,向海那赫身后的货物走了过去。
“我们是察哈尔大汗的人,要见你们大汗,劳烦去通报一声。”
带头的百夫长一听是察哈尔部的人,而且要见自己大汗,原本的贪婪不由的消失不见了。
在蒙古部落就是这样,不管这是不是大汗的东西,一旦提了大汗的名字,他们是都不能动的。
“你们几个带着他们往北走,我去面见大汗。”
“是”
随后,百夫长带着两人便消失在了众人的眼中,而海那赫只得跟随着剩余的几人,慢悠悠的向前走去。
因此蝗灾的原因,很多牧民不得不去更远的地方放牧,这也就使得辉特部内的牧场控制不得不变大了很多。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