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这时转身向里面走去,因为担心打扰到崇祯,因此脚步声特别小。
“主子,顺天府来人了。”
崇祯一听,并没有立即停下手中的笔,而是用力的将所写的字最后一笔写了下去,这才收笔。
将目光看向王承恩。
“是何人?张谏吗?”
“回主子的话,不是,是顺天府丞陈鄂陈大人。”
“嗯,让他进来吧!”
“是”
王承恩这时朝外面喊了一声。
“皇上有旨意,召陈鄂觐见”
外面的侍卫一听,急忙向外跑去。
此时的陈鄂,站在午门外,虽然看起来是面无表情,但是心中却非常着急。
这件事虽然和他的关系不大,但是毕竟已经拖了这么久了,皇上如果追究起责任,到时候他也是跑不掉的。
他本想带着张谏一起来面见崇祯,可最后想了想,还是没有。
这件事本来就是张谏自作自受,出来事情有什么样的结果?张谏也一定想过。
看着天色越来越晚,寒风不断从陈鄂的头顶掠过,陈鄂总是能感觉到一阵阵哆嗦。
他本就年纪已经大了,再加上今天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已经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说到底从头到尾,都有人以利相诱,想要让陈鄂出手帮忙。
只是,都被陈鄂拒绝了,陈鄂拒绝的理由也很明确,那就是自己已经老了。
如果他在年轻十年,哪怕是五年,他都想在拼一拼。
只是如今,他已经老了,他明白如果不是顺天府这次成为了漩涡的中心,他甚至都不会被人给想起,也就在这个位置上再待上两年就能回乡养老了。
“皇上有旨,召陈鄂觐见”
正当陈鄂发呆的时候,声音从身旁传出,这才注意到刚才的侍卫已经回来了。
“是,臣遵旨。”
“陈大人,进去吧!”看陈鄂还在发呆,侍卫忙说道。
陈鄂走进了紫禁城内,然后跟随太监向乾清宫走去。
身为顺天府丞,他自然来到过很多次紫禁城,每次来到紫禁城,他都能感觉到紫禁城的巍峨与雄壮。
不过与往常他来到紫禁城时所看到不同的是,今天的紫禁城,烟花璀璨,灯火通明。
一路上,更是有很多太监、宫女来回走动。
走过一段又一段的路,又迈过长长的台阶,陈鄂终于来到了乾清宫外。
刚一到乾清宫外,便看到王承恩已经在哪里等待自己了。
陈鄂急忙走了上去。
“见过王公公”
“陈大人,快进去吧!皇上等你多时了。”
“是,谢王公公提醒。”
陈鄂说完,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便向里面走去。
刚一进去,便看到上面的崇祯,双眼正盯着自己,陈鄂顿时心中一惊。
“臣顺天府丞陈鄂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
“谢皇上”
看陈鄂苍老的面容,以及起身时的动作显得有些无力,崇祯不由的问道:“陈爱卿今年有多大了?”
陈鄂一听,先是一愣,随后看了崇祯一眼。
“启禀皇上,老臣今年已六十有三。”
崇祯并没有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
陈鄂被崇祯的动作弄的一愣,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爱卿这么晚了来见朕,所为何事?”见陈鄂不说话,崇祯只得看着陈鄂问道。
陈鄂这才反应过来,正事还未说那。
“臣有事有奏报皇上
锦衣卫指挥同知张一末张大人以及锦衣卫的五名将士,于今日全部被人毒死在顺天府的牢狱之中。”
崇祯虽然心中对这些事早已经了如指掌,但是却从来没有人向自己汇报过,因此他也只能佯装不知道。
只见本来脸带笑容的崇祯,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不见了,而且有些阴沉,将目光射向了陈鄂。
陈鄂自说完之后,便一直看着崇祯,当看到崇祯脸色有些阴沉之后,不自觉的低下了头。
“什么时候的事情?”想象中崇祯的暴怒并没有出现,崇祯只是盯着他,轻轻的问了一句。
“回皇上的话,是今日晌午。”
“张一末”崇祯重复了一下这个名字,随后眼睛变得凌厉了起来。
“张一末为什么会在顺天府大牢内关着?朝廷堂堂的从三品大员,被关押在顺天府,朕竟然对此事一无所知?
直到死了,你们才告诉朕,你说,这事荒唐不荒唐?”
陈鄂一听,直接噗通便跪了下来。
“皇上,臣有罪。”
“有罪,张谏那?李标王洽他们那?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就你一个府丞来见朕?”崇祯的脸色此时已经阴沉到了极点。
陈鄂跪在一边,此时只能不断的请罪,不敢再说什么。
其实这事倒不怪张谏和李标等人,就在昨天,张谏将供词带到了军机处,交给了王洽。
王洽看供词之后,因为关系到锦衣卫,于是前往乾清宫,准备交给崇祯。
只是没想到的是,王洽并未见到崇祯,因为一大早,当时的崇祯还不在乾清宫,王洽无奈只得带了回去。
谁知一忙,便给这事给忘了,再加上军机处是轮流值班,因此这件事也就被拖到了今天,还未呈交给崇祯。
但崇祯哪里知道这些,至于前日晚上张谏来求见他没见他的事,也别他故意性的给忘记了。
此时的他并不生气,他只是想要一个理由,利用这个理由来震慑一些人。
“王承恩”
“奴婢在”
“传旨,立即将张谏以及顺天府与之有关人员全部打入天牢。
另外,立即传四位军机处大臣入宫觐见。
命锦衣卫立即全力督办此事。”
“是,奴婢这就切去传旨。”
王承恩见崇祯发怒,不敢有丝毫的犹豫,当即便跑了出去。
崇祯的一道旨意,让本来有些蠢蠢欲动的紫禁城,竟然变得安静了起来。
正在家中闭门的李标以及马懋才、王洽还有正在军机处值班的吴宗达都被叫了起来,几人不敢犹豫慌忙向乾清宫赶了过去。
此时的四人也早已经知道了顺天府内所发生的事情,李标虽然对整件事情都非常清楚,但是有一件事特却是万万没有想到的。
那就是乾清宫里的那位还不知道,他也没有想到,张谏在抓捕到张一末之后,并未声张,并未呈报皇上,递交罪证。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