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懋才这时不解的问道:“王大人你这是?”
李标也是一脸不解,他思索了一下,随后便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王洽并没有解释,而是直接将奏折交给了旁边的马懋才。
马懋才一脸不解的看了起来,但还是拿起奏折看了起来。
当他看清楚上面的内容之后,顿时一脸不可置信的看向了王洽,也终于明白为什么王洽会如此生气。
随后马懋才将其交给了一旁的李标,虽然对李标有所怀疑,但是马懋才还是脸色非常平静。
他和李标与王洽的关系都是一般,此时并不想参与这件事,也对这场争斗没有丝毫的兴趣。
特别是如今的李标党势力强大,他更不想伸手。
至于吴宗达,则是一直都非常平静,这些奏折本就是他交给王洽的,此时自然也没有必要去伪装。
而且他与李标的关系一直不好,也并不惧怕李标。
对于李标和王洽突如其来的争斗,吴宗达也是非常感兴趣的,他不介意在李标和王洽的争斗中伸把手,给李标使使绊子。
王洽也将目光看向了李标,他倒要看看李标的态度。
但是李标却显得非常平静,却仿佛不知道这件事一般。
只见他将手中的奏折放下,随后看向三人说道:“这些弹劾奏折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是谁送来的?”
王洽的表情很严肃,因为他心里清楚,按照朝廷的规矩,这种奏折应该是交给皇上的。
没有皇上的准许,是不会有人胆敢送来的,既然送来,就说明是皇上准许的。
皇上此举的意思是什么?李标一边说着,一边在心中暗暗思索。
片刻,他便明白了皇上的意思,那就是皇上有可能已经知道了这件事,交给王洽自己,就是告诉军机处内部自己处理好这件事。
虽然清楚,但李标却并不想表现出来,他只能转移自己的话题,将矛头指向这些奏折的来处。
王洽一直在盯着李标脸上的变化,但是让他失望的是,李标的脸上一直是没有任何表情。
听到李标的发问,王洽只得站了起来。
“李大人不必生气,这些都是从乾清宫送来的,也是皇上的意思。”
“哦,既然是皇上的意思,那王大人还有什么担心的?说明皇上还是相信王大人的,想让王大人自己来证明这些清白。”
李标的话说的很温和,王洽也是点了点头,皇上的意思非常明显,他也早已经明白。
“李大人所言极是,王某谨记。”
军机处内发生的插曲很小,小到让几人都不会在乎。
这些奏折被几人看过一遍之后,便很快被送往了乾清宫。
不多时,李标和张谏二人也来到了乾清宫内。
二人此来,自然还是为了锦衣卫的事情,只是很显然,张谏才是先锋,李标只是给张谏撑腰而来的。
“臣李标、臣张谏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二位爱卿快快请起”
坐在上面的崇祯,一看到二人,当即摆了摆手高兴的说道。
“谢皇上”
“来人,赐座”
“谢皇上赐座”
二人坐定之后,纷纷将目光看向崇祯。
崇祯心里自然清楚二人此来的意图,他将手中的毛笔放下,脸带微笑的看向了二人。
“二位爱卿最近为了查办案子,实在是辛苦了。
不知二位爱卿此次为何事而来?是不是案子又有了新的进展?”
李标一听,率先站了起来。
“谢皇上挂念,此乃臣之本分罢了。臣和张谏张大人所来,正是有事情想要禀报皇上。”
张谏看李标站了起来,当即也跟在后面站了起来。
崇祯将目光看向张谏,摆了摆手。
“坐下吧!不必多礼。
张爱卿有什么事就说吧!”
张谏一听,当即看着崇祯说道:“皇上,臣此来正是为了解文远的案子所来。
臣最近查明,解文远死于锦衣卫副千户张彦的手中,而张彦的妻子、父母在案发不久前便失踪了。
......后来,当臣找到几人的下落的时候,带人赶到了通州府。
只是没想到的是,臣带人赶到的时候,张彦的亲人已经全部死了。
而当时在场的就只有锦衣卫指挥同知张一末以及他的属下四五人。
据那家男主人回忆,杀害张彦家人、亲人的正是张一末和他的属下,臣也在他们身上发现了很多血迹。”
“继续”
看张谏突然不说了,崇祯却是摆了摆手让其继续说。
张谏一看,看了李标一眼,但是李标却老神在在的坐在那里纹丝不动。
张谏只得继续说道:“臣也查明,张彦在死之前只见过童乐和张一末二人。
而且就在之前,童乐和张一末手下的锦衣卫曾经大规模出动,好像说是为了寻找张彦的家人。”说到这里的时候,张谏不由自主的看了崇祯一眼。
但是崇祯并没有任何的表情,这让张谏心里有些没底,无奈张谏只能继续说道:“臣奉皇上之命全力查办此事,为了查清此事完成皇上的重托。
臣只能亲自派人前往锦衣卫北镇抚司去请锦衣卫指挥佥事童乐协助臣办案。
只是此举却遭到了锦衣卫的敌视,童乐不仅不配合,还召来了南镇抚司的锦衣卫,将臣等给逼了回去。”
崇祯听了张谏的话之后,并没有立即开口,而是沉默了下来。
不知过了多久,张谏的额头上已经冒出了冷汗。
崇祯这时才将目光看向了李标,冲李标点了点头。
李标顿时示意,当即站了起来。
“皇上,张谏张大人所言皆不假,臣可以作证。
至于锦衣卫的问题,臣以为无论如何童乐童大人都是朝廷三品官员,就算是协助办案也得有朝廷的令纸。
而张谏张大人连将也未讲清楚,实在是欠缺考虑,锦衣卫有所意见也属正常。”
见李标如此说,崇祯点了点头。
“这件事从一开始朕就全权交给你来处理,你不要有什么顾虑,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按照你心中所想的去办就行了,朕相信你。
不过,锦衣卫的问题也是非常大,王承恩,召锦衣卫指挥使周绎入宫觐见,朕倒要问问他这些。”
“是皇上,奴婢这就去办。”
崇祯一句话,便又将问题踢给了李标。
李标心里很明白,皇上是不想过问此事,但是他不明白的是,到底是因为年关将至,还是因为皇上另有考虑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