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八小说网 > > 穿越之大明帝国 > 第462章 杨嗣昌

第462章 杨嗣昌

    周绎则是一声不吭的跪在那里,静静的等待着。
    不知过了多久,崇祯终于再次看向了跪在地下的周绎,脸上的怒气也已经渐渐的消失了。
    “周岩的事情,就暂时先按照你的处理!”崇祯看了看周绎,最后脸色平静的说道。
    “是,皇上,臣遵旨。不过,皇上,臣还有一事需要奏报皇上,求皇上做主。”
    “什么事情?说”
    周绎低下头。“启奏皇上,此次的事情不只是周岩一人所做,其中还有锦衣卫千户谢封和百户陈安,不过二人已经被臣给抓了起来。
    但是,二人都是锦衣卫的官员,又犯了如此重大的律法,因此如何处置?还需要皇上的旨意才行。”
    崇祯听了周绎的话,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他看了看周绎,并没有发现周绎的脸上有任何的变化。
    崇祯开始思索了起来,整个人不断的在乾清宫走来走去,空旷的乾清宫,脚步声不断的从崇祯的脚下传出。
    脚步声停止了,崇祯这才开口。
    “这二人先暂时在锦衣卫关押起来吧!至于怎么处理?待朕思考思考再说。”
    “是皇上,臣明白了。”
    周绎几乎是没有丝毫犹豫的便答应了,但是他的心中却是有很大的忧虑。
    在他的心中,自从皇上认可周岩的事情之后,皇上如果想要隐瞒这件事,那么谢封和陈安两人是必须要死的,不然一旦二人将知道的东西说出去,一旦闹大,到时候对皇上的名声可不太好。
    虽然这种可能性很小,但是身为一个皇帝,是几乎不留下任何的把柄的,这也是崇祯之前一直做事的风格,绝对不给自己留麻烦。
    但是,让周绎没想到的是,皇上为了震慑自己,竟然将二人给留了下来。
    这倒是让周绎没有想到,但是考虑到崇祯对自己的怀疑,周绎并没有丝毫的犹豫,他的回答之迅速,倒是让崇祯都感觉到惊讶。
    崇祯的目的很明显,就是普通人就是一眼就能看出来,因此,崇祯也并没有想要瞒过周绎,而是大张旗鼓的告诉周绎,留下这两个人就是警告你,让你以后做事小心点。
    “你先下去吧!”
    “是皇上,臣告退。”
    周绎起身离开了乾清宫,他一步步缓缓走出乾清宫,相比以往。他的脸上再也没有了丝毫的畏惧之色,抬头看向远方刺眼的太阳,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崇祯则是依旧手拿查抄清单,眼睛死死的盯在上面,但是,细看便能看出来,崇祯只是在看着单子发呆,脑子里在想着别的事情。
    “主子,杨嗣昌杨大人到了。”
    “让他进来吧!”
    “是”
    杨嗣昌,在历史上也是非常有名的人物,在正史上,大明面对内忧外患的情况,他提出襄外必先安内,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战略,重用孙传庭和洪承畴,将大明内部的起义全部镇压,农民军一时间被打的死的死跑的跑。
    杨嗣昌在历史上是非常受到崇祯皇帝的信任的,他很忠心,相比较很多人的忠心,杨嗣昌此人因为受到崇祯的宠幸的缘故,他本人也只效忠崇祯一人。
    但是,在历史上,杨嗣昌这个人心胸狭隘,因为卢象升对于鞑子的主战思想和他的主和思想不同,他便利用崇祯想要求和的心理。
    与太监高起潜联合,在卢象升和鞑子决战的时候,不仅拖欠钱粮,还调走了卢象升的精锐,导致了卢象升的战败以及死亡。
    这就是历史上的杨嗣昌,不过杨嗣昌虽然有很多缺点,但是其个人能力和忠心还是不错的,因此崇祯便将其调到了兵部任侍郎。
    他的老子杨鹤就是如今的吏部尚书,可以说父子二人是同朝为官。
    杨嗣昌也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对于杨鹤可以说是言听计从,唯有一件事,杨嗣昌和杨鹤的政见不一。
    杨鹤当初担任吏部侍郎之后,便一直追随在李标的左右,因此他也被很多人称之为李标的心腹,杨鹤看到自己二人被皇上提拔,自然也想将儿子带过来。
    但是,却遭到了杨嗣昌的极力反对,杨嗣昌明白自己父亲的情况,也知道李标如今就是在和皇上对抗,这让忠心于崇祯的杨嗣昌,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因此,父子二人可以说是如同仇敌一般,整日见面却不说话。
    杨鹤如今在朝堂之上,身边可以说是众人环绕,门口也是门庭若市。
    杨嗣昌身为朝廷的二品大员,自然也要开府立牙,杨嗣昌如此年轻且被崇祯宠幸的官员,却是门可雀罗,但是对此,杨嗣昌却并未表现出任何的不适,整个人也很是坦然。
    这就是杨嗣昌,如今的他,还不是那个权倾朝野的人物,更是喜欢低调行事。
    杨嗣昌行走在紫禁城的路上,火辣的太阳晒在身上,但是却丝毫不影响他观赏紫禁城的雄伟。
    刚刚四十出头的他,并不算年轻,但是也并不苍老,依旧是怀揣报国之心,他的仕途也不算一帆风顺,但是也并未遇到过什么大的障碍。
    走到这个地位,一是有自己的能力,二则是皇上的赏识,也是自己的运气。
    杨嗣昌也是刚刚就任兵部侍郎不久,来紫禁城的次数虽然不多,也不算少,但是他心中一直对于紫禁城有一股莫名的情绪,这让他很难说。
    但是,就杨嗣昌本人而言,他学习的思想,是以钟君为主,因此杨嗣昌对于紫禁城的感情是和别人不一般的。
    “臣兵部尚书杨嗣昌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杨嗣昌看着坐在上面的崇祯,并没有因为他的年轻就轻视,而是满脸崇敬的说道。
    “起来吧!”崇祯并没有说什么,而且如往常一样的说道,对于崇祯而言,很少有人会不欣赏杨嗣昌这种人,哪怕他有人性的缺点,但是对于一国之君而言,是没有朋友的,虽然他很在乎能力,但是他更在乎的是一个臣子的忠心。
    崇祯可以拒绝一个有能力的人,因为在大明中有能力的人很多,但是他却拒绝不了一个对自己忠诚的人,因为这种人实在太少。
    要知道的是,忠诚大明的人很多,但是忠诚崇祯一个人的却很少,如同李标等人,更忠诚的就是大明,因此他们才会一次次守护自己所坚守的祖制。
    因为在他们心中,祖制大于一切,大明大于一切,而祖制是维持大明二百多年关键的存在。
    这也是崇祯为什么会在心中选择将杨嗣昌当成这次关键破局的人的选择。
    崇祯将手中的奏折放下,看了看站在一旁的杨嗣昌仿佛开玩笑的说道:“朕知道,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什么事情就说吧!”
    “是皇上,臣不敢有所隐瞒,此来所为之事,就是为了辽东之事。
    辽东总督以及辽东的将领所奏,希望能在今年解决辽东之事,因此希望皇上能够继续拨发钱粮。”杨嗣昌说话的时候,非常谨慎,几乎是看着崇祯的表情,将自己的一字一句说完。
    他身为兵部侍郎,最在乎的并不是辽东的胜败,而是在乎崇祯的心思,因为在杨嗣昌的心中明白,崇祯既然抄了福王和瑞王的家,那就代表崇祯手中有钱。
    只要皇上手中有了钱,就代表皇上肯定会将辽东之事当做第一事情,因此他才会亲自上报此事。
    果然,杨嗣昌上报的此事,也正符合崇祯心中的想法,本来崇祯的想法不应该只是杨嗣昌知道,可是因为如今朝堂之上,争斗不断,导致很多人的心思都放在了争斗上,却很少有人能够兼顾朝政。
    杨嗣昌作为一个有心人,就让崇祯心中非常舒服,他当即同意了杨嗣昌所请。
    “就按你所说,从这次朝廷清查福王和瑞王的家产中,拿出五百万两,慰藉辽东的将士。
    告诉卢象升,无论如何一定要将奴儿干都司拿下,不等拖到明年。”
    “是,皇上圣明。”
    在历史上,杨嗣昌因为反对对辽东的决战,
    (未完待续)
新书推荐: 我直接人生重开 抓住那个叛徒 前桌女生竟是我的头号黑粉 开局觉醒了神话级赋灵 我在诸天传播互联网 诸天福运 道长去哪了 从斗罗开始打卡 突然成仙了怎么办 暖婚10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