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八小说网 > > 穿越之大明帝国 > 第412章 有苦说不出的崇祯

第412章 有苦说不出的崇祯

    但是,不愿意离开归不愿意,多尔衮同时也不愿意再同明军决战,空耗自己的兵力,因此,多尔衮在皇太极身边没人的时候,接了镇守连山关的这个任务。
    来到连山关之后,多尔衮虽然坚守不出,但是连山关对于外部的联系也并没有被明军斩断。
    多尔衮借此接管了连山关的兵马,不仅如此,连山关周围的其他满洲八旗控制的城池、关隘内的兵力,都被多尔衮收拢到了连山关。
    多尔衮还将他们都编入到了两白旗,本来只有一万多的两白旗,现在已经暴增到了近两万人,再加上多尔衮手里一部分的蒙八旗,多尔衮此时手里已经有了两万多人。
    有了这两万人,多尔衮的心思也就更加不一般,他在等,看看明军和皇太极的对战结果,如果皇太极还能坚持的住,他不介意出手稳住大局,帮皇太极。
    但是,如果明军依旧是锐不可等,他就不得不考虑为满洲八旗保存实力。
    对于多尔衮来说,这大清不仅是皇太极的,也是他们的,他当然希望大清赢,但是多尔衮也是知兵之人,明白敌我的差距,如果实在是打不过,他也不能让满洲八旗绝后。
    时间一点点过去了,海州城被明军攻陷之后,明军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继续向辽阳城赶去。
    这是鞑子距离沈阳城的最后一道防线,也将是明军攻城战最艰难的一座城,因为辽阳城如果被破,皇太极就只有两个选择,要么逃跑,要么决战。
    只是到了那时候,就算是皇太极想决战也会非常困难,因为到时候,明军三面大军齐至,面对明军三面夹击,除非皇太极有超乎常人的实力,不然是赢不了的。
    因此,皇太极也在辽阳城布置了重兵,此时的明军的兵力虽然已经损失不少,但是随着一路的过关斩将,明军的士气正盛。
    只用了不到一天时间,由毛文龙、陈继盛、刘光率领的大军,便将辽阳城附近的防守全部拿下,同时控制了辽阳城北面的太子河。
    但是,明军并没有立即攻城,因为让明军不安的是,多尔衮的两万大军就坐落在辽阳城东面不远处的连山关,一旦明军在攻取辽阳的过程中,被多尔衮的大军来个里应外合,那么到时候情况将会变得不妙。
    正因为如此,明军被破停止攻击,明军与鞑子形成了以辽阳城、沈阳城为忠心线的东西对立。
    崇祯八年六月初,此时距离开战已经两月有余了,明军自前线不断传来的捷报,让整个朝堂陷入了喜悦当中,不仅是朝堂,民间也是一片欢呼声。
    崇祯八年六月三日,北京城附近,降下了大暴雨,暴雨下了一天一夜,北京城外以及蓟州、通州等地,很多居民房屋因为年久失修,出现了因暴雨而至的小面积水灾。
    当然,这种程度的水灾并没有引起朝廷的注意,朝廷也只是拨发了一些银两用于救灾。
    因为此时朝堂上都将目光集中在辽东的主力决战上,满朝文武都认为,明军应该尽早发起同鞑子的决战,一战将鞑子主力歼灭。
    防止鞑子逃跑,继续在北方为患,但是此举并没有得到崇祯的同意,虽然崇祯也对于这个建议比较心动,但是崇祯更明白,这种时候,自己这个不懂军事的人一旦插手,往往就会铸成大错。
    既然自己决定相信了卢象升,就让他尽心尽力去搞吧!
    崇祯八年六月四日,大雨依旧在下,紫禁城乾清宫内,一身常服的崇祯坐在龙椅上,玩弄着手中的奏折,看着跪在地下的几人。
    礼部尚书、军机处大臣吴宗达、礼部侍郎李遇知以及礼部的几位郎中、主事,此时都低下头跪在乾清宫内。
    “朕去年便说了,今天要在太庙举行祭祖仪式,要求所有的藩王必须在六月二十四之前来京。
    可是现在,你们又与朕说,有几位王爷来不了,你们礼部是干什么吃的?”崇祯虽然声音不大,但是满腔的怒火却是谁都能听出来。
    听着崇祯发怒的声音,众人都是不寒而栗,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怎么说。
    这时,跪在前面的吴宗达,表面依旧平静,只是他随即将头朝后转了过去,扫了一眼身后的礼部郎伊正青,随后迅速转过头去,仿佛什么也没做似的。
    吴宗达的动作,崇祯并没有看到,其余官员此时也是低下头沉思,也没有注意到吴宗达的动作。
    倒是礼部郎中伊正青面对吴宗达一闪而过的眼神,当即开口了。
    “启禀皇上,礼部自去年便已经通知了各地王爷,并且多次催促,但是各王爷却以祖宗的规定为由,拒绝来京。”伊正青说完之后,便低下头,不在开腔。
    这句话,倒是让崇祯仿佛吃了狗屎一般,竟然不知道该怎么说,虽然满腔怒火,但是却没有在说话。
    狠狠的瞪了伊正青一眼,崇祯在心里暗骂伊正青不懂事,大家都清楚的事,你非要拿出来说,显着你了。
    原来,当初永乐皇帝夺位之后,为了防止王爷和朝廷大臣勾结,便规定各地王爷不允许一起进京朝拜,而且不允许在京城待上十天以上。
    这种规定,不说礼部的这些官员,就是崇祯也知道,只不过大家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都没有挑明,如今没想到这些王爷竟然以这些为理由,拒绝来京。
    这让他有种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而且,崇祯明白,就算他现在修改祖制,可是马上祭祖的日子就要到了,等这些各地的王爷收到消息,恐怕祭祖的日子也就过去了,事后,就算崇祯想找他们的事,他们也会以此为借口,让崇祯重拳打在棉花上。
    作为皇帝,做事也要占据大义,特别是对付这些辈分大于自己的王爷,更是要占理,不然那到时候天下人恐怕都会骂崇祯杀兄弑父。
    而且,崇祯也明白,祖制能改,但也不是这么容易改的,到时候恐怕朝堂之上又是如同鸡飞狗跳,如今北方正在打仗,朝廷需要稳定,这也就让崇祯有些犹豫。
    同时,崇祯也有些后悔,这件事本来就是一件解决各地藩王的大事,自己去年就已经策划好了,没想到自己竟然因为北方的事给忘了。
    导致现在,天下人都看了崇祯的笑话,毕竟这件事自己自去年开始,便在大力宣传,天下人都知道了崇祯要邀请各地的藩王举行祭祖大典。
    如今,各地的王爷却以祖制反对进京,这不是狠狠抽了崇祯一耳刮子,让崇祯面子扫地。
    正因为如此,自朝会之后,崇祯便将礼部的所有官员叫到了乾清宫,狠狠责骂了他们,并且已经让他们跪了整整一个时辰。
    此时,在场的人,那个不是两腿发麻,但是面对依旧暴怒的崇祯,都是不敢说话。
    就连一向被崇祯重用的礼部尚书、军机处大臣吴宗达,自从来到乾清宫之后,也是一句话都没有说。
    身为军机大臣,崇祯的很多事情他自然清楚,包括这件事情,他心里自然心如明镜,皇上想干什么?他比在场的其他人都清楚。
    皇上为什么召集这么多王爷进京,说祭祖,不过是借口,从去年皇上力排众议,前往河南栾川的一路行程便能看出来,皇上是借此打压各地王爷。
    毕竟自崇祯五年之后,皇上便不断的让各地报告各地王爷在属地里的所作所为,这一切的动作,不都是为了打压这些藩王吗?
    吴宗达清楚,所以他也就没有说过什么,之前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也一直是勤勤恳恳。
    但是,让他不满的是,自从各地王爷以祖制拒绝进京后,他已经多次密奏过崇祯,但是皇上一直也没什么动静,仿佛丝毫不在意似的。
    只是每次都是让礼部继续催促,这也就给了吴宗达一个错觉,那就是要么皇上已经有了主意,要么就是皇上并不像自己想的那么重视这件事。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崇祯是因为大意给疏忽了,当然崇祯自然不会说。
    醒悟过来之后,崇祯不会说,但是心里清楚,因此也没单独责备吴宗达,而是将礼部的大小官员都叫过来,一起责骂。
    毕竟总不能承认这件事是自己错了吧!这样本来就在这件事丢了脸的崇祯,将会再次被满朝文武耻笑。
    吴宗达虽然不说话,但是总要有个交代,于是,伊正青说话,就是他示意的,也是在告诉皇上,这件事不是你的错,也不是我们的错,而是祖制的问题。
    也算是给崇祯个台阶下,崇祯面对这种情况,虽然在心里很是责备伊正青,但是也并未再责骂他。
    不管怎么说,这些人还算是给自己面子,没有当场拆穿自己。
    崇祯心中暗暗叹息了一声,随后无奈的说道:“罢了!除了吴爱卿之外,你们都下去吧!
    虽然有些王爷没来,但是已经到京的,礼部一定要用心招待。”
    “是皇上,臣等遵旨,臣等告退。”
    众人说着,当即缓缓的站了起来,已经跪了一个时辰的众人,不断的揉着自己的膝盖。
    终于,众人离开之后,乾清宫便只剩下了依旧跪着的吴宗达和崇祯。
    崇祯一摆手啊,王承恩示意,立即搬来一个凳子。
    “坐吧!”
    (未完待续)
新书推荐: 我直接人生重开 抓住那个叛徒 前桌女生竟是我的头号黑粉 开局觉醒了神话级赋灵 我在诸天传播互联网 诸天福运 道长去哪了 从斗罗开始打卡 突然成仙了怎么办 暖婚10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