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德死了,虽然是崇祯自己杀死的,但是他的心情还是有些不舒服的,最主要的许氏的死亡,这个才是崇祯最愧疚的地方。
他当初答应过黄德无论发生了什么事,都会放过许行母子,可是自己竟然将他们全部给杀掉了,这让崇祯自己都感觉到自己的阴暗。
夜色渐渐来临,冷风吹过崇祯的身上,紫禁城也被灯光照亮了起来。
“主子,外面冷。”王承恩将披风披在了依旧在从沉思的崇祯,关心的说道。
“哎”
崇祯无奈的叹息了一声,随后走进了乾清宫。
看着桌子上的匣子,崇祯轻轻的拿了起来,轻轻打开,里面存放的是崇祯亲自为黄德书写的免罪手谕,只是现在却失去了他本来的用处。
“顺天府关于许行的审问结束没有?”
“启禀主子,刚刚收到顺天府的奏报,一共查出许行所犯的十大罪行,按照朝廷的法度,应该判处秋后问斩。”
“哦,你下去吧!让朕一个人静静。”
看到崇祯如此伤情,王承恩不由的有些心疼。
“主子,要不奴婢去跟顺天府打个招呼,让他们放过许行一命。”
王承恩本以为会得到崇祯的赞许,但是没想到崇祯突然死死的盯住王承恩。
王承恩可以感觉到崇祯的脸色变了,明白这是皇上生气了,于是当即跪了下来。
沉思了良久,崇祯的脸色才开始好转。只见他再次看向王承恩。
“留他一命干什么?来找朕报仇吗?他是幸福的,因为他并不知道他的父亲是谁?也不知道他的仇人是谁?你下去吧!下不为例。”
“是主子,奴婢记住了。”
王承恩说完,赶紧走出了乾清宫,瞬间乾清宫便只剩下了崇祯一人,
他就这样静静的看着外面的夜色。
一夜很快就过去了,第二天天还未亮,崇祯便开始了自己出巡以后,第一次朝会。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都起来吧!”
“谢皇上”
崇祯这时脸上充满笑意的看着众人说道:“朕出巡这么多天,朝廷之事多亏了诸位爱卿的协理,朕在此对诸位爱卿表示谢意。
不过有些朝政,朕听说还没有处理完毕,今天你们尽管奏报,我们一并处理清楚。”
“启禀皇上,臣有要是启奏”
新任工部尚书毕懋康率先站了起来。
“说”
“启禀皇上,十天前,辽东传来奏报,明军使用的新型燧发枪已经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得到了辽东总督卢象升卢大人的认可。
据卢象升卢大人报,在战斗中,燧发枪的准确率和便携性都要大于之前的鲁密铳。而且炸膛率也在大大降低,将士们使用起来更是比以前更加方便。
因此,臣请求皇上,希望朝廷能够立即拨下银两,令制造局火器局立即大批量制造,装备我大明的军队。”
毕懋康的申请刚一结束,朝廷之上便开始讨论了起来。
崇祯这时将目光看向王洽,毕竟他是兵部尚书,辽东既然有战报,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奏报?
王洽瞬间明白崇祯的意思,当即站了出来。
“启奏皇上,据卢象升奏报,此次同鞑子的对战,不过是双方在辽河两岸的相互试探罢了,当时有一支鞑子的队伍悄悄的读过辽河,与我方的巡逻队遭遇了。
当时的巡逻队,使用的正好是新制的燧发枪,在遭遇战中,新军将士不顾自身的安危,利用火枪的优势将鞑子给全部歼灭,取得了不菲的战绩。”
“不错,看来卢象升又有什么动作了。”崇祯满脸笑意的说道,对于卢象升他是放权的,基本上无论是战略还是战术上的安排,都是由卢象升自己决定。
朝廷和崇祯都是不插手的,这也多亏了当初卢象升取得的不菲的战绩,才能让朝廷百官无话可说。
听崇祯如此说,王洽再次站了出来,对崇祯说道:“启奏皇上,据卢象升奏报,卢大人准备......”
王洽还有说,但是却被崇祯给直接打断了,只见他面带笑意的说道:“这件事不急,等会你到乾清宫在汇报给朕吧!”
“是,臣遵旨”
崇祯这时将目光看向马懋才,高兴的问道:“下面就是燧发枪的事情。
马爱卿,户部可有钱粮能够支持朝廷大军换装新装备没有?”
马懋才一听,当即毫不犹豫的站了出来,对崇祯说道:“启奏皇上,目前户部有钱,可以为边军换装新式火器。”
“既然如此,那这件事就交给毕爱卿了,至于户部方面,由孙士美负责调拨钱粮。
新式火器制造出来之后,先紧着辽东、宣大、水师使用,使用中如果有什么不妥的地方,立即让人修整。”崇祯看着二人说道,之所以让孙士美负责,就是希望孙士美能够快点融入朝廷。
“是皇上,臣遵旨”
“诸位爱卿,还有什么事吗?”崇祯这时再次将目光看向其他人。
这些人一直在蠢蠢欲动,当初崇祯不在的时候,一个个蹦跶的厉害,如今却是一句话也不说了。
这时范景文转身扫了一眼身后的曹启,曹启瞬间明白了过来,当即不在迟疑的站了出来。
“皇上,臣有本启奏”
崇祯看他们终于忍不住了,当即也是脸含笑意的说道:“曹爱卿有何时启奏?说来于朕听听。”
“是,皇上,臣要弹劾湖光总督袁崇焕。”
“哦,所谓何事?说”
曹启先是看了崇祯一眼,发现皇上的表情很是平静。随即再次说道;“皇上,据臣的了解,袁崇焕袁大人在平定乱军的时候,将均州城的百姓作为诱饵,导致均州城大量的百姓死亡和饱受屈辱。
臣等以为,袁大人虽然有功,但是亦有过,所以臣等请皇上立即派人调查此事。”
崇祯听过之后,并没有说话,而是点了点头看向范景文等人。
“你们那?”
“臣附议”
“臣附议”
......
一时间超过半数的人都站了出来,这也让崇祯明白,看来这件事在朝廷内的议论还是比较大的。
有道是大事小声,小事大声,崇祯也不是太想这件事暴露出去,不然对于朝廷的打击会非常严重,但是又不能不处理。
“这件事,朕很看重曹启的意见,这件事无论是真是假,袁崇焕都是立了战功的,这是不能抹灭的。
但是,这件事毕竟涉及到朝廷的律法,随意有不得不查,既然如此,军机处拟旨,命湖广总督袁崇焕立即回京,到时候由李标会同三司会审。”想了半天,崇祯最后还是决定将袁崇焕调回来。
“皇上圣明,臣等遵旨。”
对于崇祯来说,袁崇焕真是一个招风的人物,无论什么时候,都能站在朝廷舆论的中心。
“还有一件事,想必诸位爱卿已经听到了这个消息,吴爱卿,由你来和诸位爱卿说说吧!”崇祯这时将目光看向吴宗达。
“是”
吴宗达答应之后,向前走了两步,转身看向身后的百官,百官也将目光看向了吴宗达。
“皇上有旨
我大明已历经二百多年,期间经历了无数次的危亡,然幸得太祖高皇帝的以孝治天下,才能数次挽救大明于危难之中。
朕自继位以来,时刻不敢忘却祖宗的教诲,一直以孝作为我大明的根本。
因此朕决定,于明年崇祯八年六月二十四日,即太祖祭日,于孝陵举行祭祖大典,到时候无论是朝廷百官还是各地王爷都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辞。
另外各地的王爷,由于路途遥远,着礼部和宗人府要提前准备好接待的礼仪。
钦此”
“皇上圣明,臣等遵旨”
对于朝廷的文武百官来说,这件事和他们的关系并不大,所以也不是特别担心。
有关系的也只有礼部,要知道各地王爷进京,礼部到时候可有的忙了。
“皇上,礼部目前还没有给各地王爷下发通牒,敢问皇上是否就近下发?”
“可以,这件事不能迟疑,越早越好。”
“是,臣遵旨。”
“好了,没有事就退朝吧!”崇祯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有些疲倦的说道。
要知道他昨天才到的京城,一路劳累,在加上今天早朝有没有睡好,所以一时间感觉到了无比的劳累。
“臣等告退,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本想回去好好休息休息,只是没想到崇祯刚刚回到乾清宫没一会,就传来了王洽求见的声音。
崇祯无奈,只好当即会见了王洽。
王洽刚刚走进乾清宫,就发现皇上有些埋怨的神情,一时间有些摸不着头脑。
“臣王洽参见皇上”
“起来吧!赐座”
“谢皇上赐座”
“说吧!你来有什么事情?”崇祯没有精神的对王洽问道,这一问给王洽问的有些呆住了。
要知道刚才朝会上可是皇上要他来汇报辽东的情况,可是皇上现在就给忘了,这让他有些哭笑不得。
不过毕竟是皇上,要是一般人估计王洽都有了抽他的心思。
“皇上,是关于辽东方面的军情,刚才朝会之上,皇上说要等到朝会结束之后,让臣单独向你汇报,随意臣才...”说到这里,王洽停了下来,任谁都能听到声音中有些埋怨的意思。
崇祯一听,顿时醒了过来,暗道自己真是没有脑子,竟然只顾的睡觉,连刚刚发生的事情都给忘了。
“朕刚刚在想别的事情,一时间没想起来,对了,辽东那边卢象升是不是有了什么最新的行动?”崇祯说着说着,突然话机一转,转移了王洽的注意力。
果然,王洽一听崇祯发问,也就没有再说什么,而是直奔主题。
“不敢隐瞒皇上,臣也是昨天收到卢象升的奏报,据卢象升所言,卢大人决定于明年对鞑子再次发起进攻,准备一举收复辽东失地,将鞑子赶出我大明的疆域。
这是卢大人的详细作战图和计划,请皇上御览。”
一旁的王承恩一看,当即走了过去,将王洽手里的奏报接了过来。
崇祯接过来之后,没有丝毫的犹豫,当即拆开看了起来。
时间一点点过去了,崇祯看过之后,不由的点了点头。
卢象升的这个计划,几乎跟崇祯所想的差不多,不过崇祯是从大局上去看,而卢象升对于每一步的计划做的都非常全面。
这份计划,就是兵出三路,利用大明兵力的优势,一举将鞑子赶出辽东,收复沈阳等地。
三路,一路为卢象升所率领的辽东大军,直逼沈阳城,牵制鞑子的主力,而毛文龙率领东江真的大军,顺三岔河而上,直取盖州、海州、鞍山、辽阳等地,一举收复沈阳以南的失地。
第三路则是周清所率领的御林军和朝鲜军,自朝鲜出发,直插赫图阿拉、然后取萨和尔浒、抚顺两地,于毛文龙军完成回合,到时候不仅截断了鞑子的退路,还能对沈阳的鞑子主力形成包围。
其实这也是当初鞑子努尔哈赤攻取辽东的路线,不过这次毛文龙军师乘水路而上,随着沈阳城的主力被全部牵制,也就导致了鞑子无法出城救援其他的城池。
到时候另外两军将会以最快的时间打到汇合点抚顺,只要汇合到抚顺,到时候就算鞑子想要逃跑也只有向铁岭、小兴安岭方向跑去。
明军则趁机将整个辽东从新纳入到大明的统治。
“好、好、好”
崇祯看过之后,连连说了三个好字,这才将目光看向王洽。
掩盖不住的欣喜,崇祯看向王洽赞赏道:“这个卢象升果然是朕之爱将,这份计划如果能够实施成功,我大明北方将再无鞑子之祸,朕也能给列祖列宗一个交代了。”
“是啊!皇上,臣也以为卢大人此计甚妙,如今鞑子实力大损,正是我大明光复领土的时候,如若此战能胜,我大明何愁不兴啊!”王洽此时也是满脸笑容的说道。
“嗯。这件事要保密,你以朕的名义给卢象升去一道圣旨,告诉他只管用心去做,朕全力支持他,另外如果需要,朕会将护国军调给他。
只要他要的东西,兵部一定要想办法满足,兵部做不了主的,就来找朕。”
“是皇上,臣记住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