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此来就是要给河南的藩王提醒,也为了找找河南藩王的毛病,明年他要以祭拜祖宗的理由召集全国藩王进京,到时候彻底解决这些藩王的问题,不过从崇祯的角度,是不愿意去杀这些藩王的,最好能够和平解决。
一路无话,车队很快来到了福王府。
崇祯自龙撵上走了下来,身后是福王和周王,红色大门外站着福王府所有的人,一个个都是规规矩矩的严阵以待,生怕惹怒崇祯。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身龙袍的崇祯刚刚走下马车,便听到一阵声音传来,抬头看去,发现所有人都已经跪了下来,崇祯却是显得非常平静。
“福王叔的府邸不愧为王府,果然气派,比朕当初的信王府气派的多了,朕真是羡慕福王叔逍遥的日子。”崇祯皮笑肉不笑的对一旁的福王说道。
“皇上,这。。。”福王正要解释,没想到崇祯只是摆了摆手,福王也只得停止了下来。
“皇上里面请”
“嗯”
崇祯答应了一声,随后便带人走了进去,此时的整个福王府已经被护国军给换防了,府里到处都是护国军和锦衣卫的人,所以崇祯并没有什么担心的。
踏入福王府,却是另一番天地,虽然福王府比起紫禁城显得小气了很多,但是里面的装饰却是丝毫不差于紫禁城。
假山、湖泊、竹林、花圃、各种楼宇到处都是,绿砖红瓦,而且此时虽然洛阳城燥热无比,但是整个福王府却是显得非常凉爽。
面对这些,崇祯并没有说些什么,要知道这些藩王,除了钱,其他的可是什么也没有了,而且他们所建的楼宇、府宅并没有违反朝廷的礼法,所以崇祯也没有一直变现对福王的不满,毕竟自己还要在这里住些时日。
崇祯搬进来了,福王也只得无奈的搬走了,虽然心中有很多不情愿,但是福王也不敢多说什么。
崇祯七年八月十日,也就是崇祯入住福王府的第二天,一身便装的崇祯,在马懋才和王洽的陪同下,福王府的后院召见了时任河南巡抚的孙士美。
崇祯坐在石凳上,躲避着天上太阳的炎热,崇祯发现这些个石凳设计的还真是不错,坐在下面,太阳光竟然全部被遮住了,完全感觉不到外面的热,这些细节都是紫禁城不具备的。
“臣孙士美参见皇上”
“嗯,起来吧!”
“谢皇上”
“王承恩,给三位大人赐座。”
“是皇上”
“谢皇上”
三人坐下之后,崇祯将目光看向孙士美,此时的孙士美已经在河南任上五年了,五年的时间,让他本来意气风发的模样,变得有些沧桑了起来,肉上也多了一些白头发。
“在河南这五年,你做的很不错,朕也比较满意,不枉费朕对你的期望,不过朕一路走来,发现路上的灾民已经不见了,朕想想问问你,河南现在的灾情怎么样?”崇祯面带笑意的对孙士美问道。
孙士美听皇上此问,当即跪了下来说道:“不敢隐瞒皇上,目前河南依靠皇上和朝廷的关照,很多灾民虽然已经解决,但是依然存在一部分灾民。
但是为了防止这些灾民闹事,也为了防止夏天到来,容易发生瘟疫,臣为了能够妥善管理,便将他们全部召集到了开封府,这样能使朝廷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同时也可杜绝朝廷救灾款的贪污。”
“嗯”
崇祯听过之后,亦是点了点头。
“不错,你能够想到这些事,说明你在河南这五年的巡抚做的很值,河南是一个杀人的地方,也是一个磨练人的地方,是金子总会发光。
这次朕巡视河南之后,你就不要留在河南了,跟镇一起回北京任职吧!
传至,加封河南巡抚孙士美为户部右侍郎,加太子少保衔。”
“孙大人,还不快谢恩!”正当孙士美因为激动万分不知该如何回话的时候,一旁的马懋才赶紧提醒到。
孙士美一听,当即大声说道:“谢皇上,臣孙士美领旨谢恩。”
“好了,起来吧!”
“谢皇上。”
“至于河南的事情,还得有人来管,朕看你前些日子向朕上的折子,其中提到了两个人,一个就是开封府的知府曹州,另外一个就是安阳府的扬损。
这两个人倒是人才,特别是这个开封府知府曹州,为了百姓敢为天下先,朕打算将他提升为河南巡抚,你以为如何?”崇祯盯住孙士美问道。
孙士美还未说话,这边的王洽和马懋才便开口了。
“启禀皇上,臣等以为,曹州担任河南巡抚是否有些不合礼法?
一则曹州不过是一个正四品的知府,突然间提升为从二品,恐怕会遭到朝廷百官的非议。
另外则是,曹州、扬损都是河南本地的官员,在我大明历代巡抚的任职中,很少有本地官员担任巡抚总督一职的,还请皇上三思。”
“臣也以为王大人所说极是,还望皇上三思。”
二人的反对,让孙士美当即停止了说话,低下头来,崇祯却并没有任何的表情。
“要说按照朝廷礼法,却实是有些不合,但是朕以为在特殊时期,像这种有大才又愿意办事之人,就要不拘一格的录用。
就像你王和仲,不就是当初京师保卫战的时候,朕直接破格录用的,像那卢象升,不也是从一个知府直接提升到巡抚的。
你们是能力的人,所以朕不管什么合不合规矩,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如果就为了将一些不合时宜的规矩,就要将我河南推到一个朕和你们都不信任的人去管理,那么这样就和规矩了吗?
你们是朝廷的军机大臣,朕将朝廷的很多事情交到你们随手里,你们做事起来就不能像别人一样,畏畏缩缩、停滞不前。”崇祯看向二人语重心长的说道。
“是皇上,臣等记住了。”
看二人没有再反对,崇祯也就没有再说什么,而是继续将目光看向孙士美。
“孙爱卿以为那?曹州能不能担任起河南的大局?”
此时的孙士美自然和之前不同,既然马懋才和王洽二人均不在说话,他也就明白,只要自己说上一句话,曹州就有可能成为河南巡抚。
对此,孙士美并没有丝毫的犹豫,当即对崇祯说道:“启禀皇上,臣以为曹州曹知府定能担此大任。”
之所以毫不犹豫,则是因为曹州所做的事情,孙士美能被崇祯直接提拔进京,很大一部分就是为了开封府之事,开封府之事一共涉及到三个人。
孙士美、周王、曹州,三人的利益是连在一起的,周王得到了皇上的礼遇,被下令同车而乘,并且还在河南省内发布了嘉奖令。
自己也被提拔进京,要知道自己这次进京,以自己不过三十多岁的年龄,只要不出太大的问题,军机处的几个座位,迟早有自己的一个。
至于曹州,本来就是自己的心腹,这次又立了这么大的功,自己推举他,其实也是在向皇上表明自己的能力。
“既然你这样说了,朕明天正好要去开封府探查探查哪里的灾情,正好看看孙爱卿推举的这个曹州是不是真有过人之处。
明天你们三人一起伴驾,这次是微服私访,不要带那么多人,由曹变蛟来安排就行了,你们也不要通知开封府的官员,朕要看看河南真正的灾情。”崇祯满脸严肃的对三人说道。
“皇上,这不妥吧!”
“没有什么不妥,朕就不相信,朕的百姓还能杀了朕不可?这件事就这么决定了,谁要敢泄露一点风声,朕绝饶不了他。”
“是皇上,臣等遵旨”
第二天一大早,在马懋才和王洽的一再劝诫下,崇祯还是带人直奔开封府,这次崇祯并没有带多少人,只有不到一百人,大部分都是跟在后面的侍卫。
所有人都是身着便服,乘快马、快车从洛阳府向开封府赶去,洛阳府距离开封府的路程并不近,单程就有将近四百里,连续赶了一天多路,一行人才赶到开封府。
赶到开封府之后,崇祯整个人都累垮了,这一路上的奔波,他那里受得了,整天在乾清宫也不锻炼,所以他的身体是非常虚的,一路快马加鞭让他劳累无比。
此时的崇祯心里顿时有些后悔了,但是毕竟是自己要做的事,身为一个皇上怎么能半途而废,所以一路上崇祯连叫停都没有,便一路狂奔开封府。
直到一行人在客栈歇息了将近一天,崇祯这才歇过神来,在孙士美的带领下,向开封城里走了进去。
作为北宋的都城,开封城在大明的所有城池中,也算是比较繁华,城池高大的府城,但是由于它天生的地形就导致了开封府是不适合作为都城存在的。
繁华似锦、高楼寰宇、金砖红瓦却都抵不过大军的冲击,开封府仿佛一直就是这个角色。
走进开封府之后,满地的流民、到处的哀嚎声,崇祯都没有看到,只看到到处都是人来人往,买卖喊叫声络绎不绝,到处都是人头窜动的声音。
这不由得崇祯和在场的王洽、马懋才都起了疑,将目光看向孙士美,意思就是问他是不是提前通知了开封府知府曹州了,不然怎么会连灾民的影子都没有看到。
孙士美看皇上将目光看向自己,神色也有些不悦,顿时明白了过来,当即毫不犹豫的说道:“启禀皇上,曹州为了防止开封府在大量流民的冲击下造成慌乱,便让人将这一片集市给保护了起来,不允许灾民进去乞讨,以做当地人公平买卖交易之地。
至于开封府的灾民,则都被他给集中到了开封府的北城区,北城区有一片桃树林,本来是周王殿下的园子,后来被周王无偿捐献给开封府衙门了。
曹州便在此修建了大量的房屋,来供灾民居住,另外他们也可以选择为周王府种地来解决长期的生计问题。”
几人一听,顿时恍然大悟,崇祯也是点了点头,暗道这曹州好头脑。
众人并没有在集市逗留,而是直奔北城区,刚一到北城区就发现这里到处都在建房子,到处都是建房子需要的木材和石料以及忙碌的工人。
但是,让崇祯等起疑的,依然没有看到灾民的身影,几人再次将目光看向孙士美。
“皇上请看这些工人,他们都是逃难到这开封府的灾民,此时虽然没有一点酬劳,但是干起活来却十分卖力。”孙士美故做神秘的说道。
然而听了他的这些话,无论是崇祯还是马懋才几人,顿时便明白了,几人也都是聪明人,所以孙士美一说便知道怎么回事了。
只有王洽突然有些不理解的问道:“这也不对啊!难道这地方只有男人、壮汉,没有什么妇孺、老人吗?”
“王大人问的好,这就需要等会见了开封府知府曹州,然后让他解释了。”
崇祯也明白孙士美的心思,不过提拔曹州一方面就是为了让孙士美这个在朝廷没有根基的官员,能够利用自己在河南的功绩尽快站稳脚步,所以对于孙士美的表现崇祯也是没说什么。
“去将曹州叫过来吧!朕要见见他。”
“是”
正当孙士美和侍卫们一同去寻找曹州的时候,崇祯几人也有些耐不住性子,准备上千询问询问。
只见崇祯看到以为大概四五十岁的老人,他的头发已经有了一半多都白了,但还在顶着大太阳,热火朝天的干活。
“老人家,今年多少岁了?”
看到有人同自己说话,在加上天气实在太热,老人也累得不行,干脆就停下手里的活,准备歇息歇息。
回头一看,发现几人都是锦衣玉带,老人家顿时感觉几人有些不凡。
“老夫已经四十有五了,听几位先生说话,不像是开封本地人吧?”
“老人家好眼光,我们是从京城来,望南边做生意的,路过这里,看你们这么热的天还在建房子,有些不解,想来问问,这是为谁建房子啊?一天工钱定然不少?”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