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八小说网 > > 穿越之大明帝国 > 第365章 杀人诛心之策

第365章 杀人诛心之策

    “朕现在不是问和你有没有关系,而是问你朕有没有做过这些事?”崇祯用严厉的眼神死死的盯住范景文。
    范景文一时之间不知该怎么说了,竟然选择沉默了下来。
    “说”
    “是,臣从未看到过皇上做过这等有负臣子的事情,这都是张西一厢情愿的,还请皇上治罪张西。”范景文说过之后,整个人不由得冷汗直冒。
    听了范景文的话,不仅崇祯,就是在场的四位军机大臣有送了口气,因为他们知道,这件事随着范景文发话,与他们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
    “那现在朕就问问你,朕是恢复了都察院闻风听奏的权利,但是你们就是这么用的,什么脏水、污言碎语都往朕的身上泼,这就是你们寒窗苦读二十年学习的忠,圣人告诉你们的忠君忠国就是这样的?”
    “臣有罪,请皇上治罪。”
    崇祯听过之后,不由得失望的摇了摇头说道:“你回去吧!这件事,朕不怪罪任何人,朕也不会惩罚任何人,怪只能怪朕太过信任你们。
    你走吧!去告诉那个我大明的忠臣,听说他已经在家里备好了棺材,准备死荐,听说你们连书写丹书的笔墨都准备好了?那就写吧!
    还有你们,速速将这封奏疏传至整个大明,让我大明百姓看看,他们一直忠心的君父到底是什么人,也让他们看看我大明朝堂的忠臣有多少。”崇祯说完,直接转身走到了乾清宫的里面,不在理会众人。
    “皇上,臣等不敢。”
    一时之间,乾清宫内的五人,人人都是冷汗直冒,皇上这样说,他们要是这样做了,那就是找死,所以一个个跪在那里不愿意离开。
    时间一点点过去了,崇祯并没有从里面走出来的打算。
    这时王承恩从里面走了出来,趴在几人耳边说道:“几位大人还是赶紧走吧!别让万岁爷气伤了龙体。”
    “王公公,皇上他没事吧!”
    王承恩并没有回答什么,而是满脸失望的摇了摇头,几人一看,不由得脸色一变。
    “我等告退,还望王公公能够转告皇上,刚才皇上的旨意,臣等就是死也不敢奉命,还望王公公能够劝说皇上收回成命。”里边一脸紧张的对王承恩说道。
    “李大人放心,这个话咱家一定会带到。”
    “多谢王公公了。”
    随着李标的离开,另外的三人也赶紧的跟在他的后面,四位军机大臣离开了,但是左都御史范景文依然脸色是五味俱全的跪在那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范大人,请回吧!”
    听到王承恩略带不满的声音,范景文无奈的叹息了一声,随后慢慢起身,离开的乾清宫。
    对于他来说,身在都察院左都御史这个职位,说得好听是上通下达,但是面对比自己权势大的皇上,还有人人不受管制的御史,他也是有苦难言啊!
    特别是这次,张西的动静他是一点也不知道,如果知道的话,也一定不会让张西这样上折子,御史虽然说话不好听,但是要有分寸,并不是什么话都能说的。
    有些话一旦说出来,就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一个都察院的事情,他往往伴随的是整个朝堂的血流成河或者改朝换代。
    范景文有些孤寂的身影一步步的朝都察院走去。
    此时,不仅仅是朝堂的文武百官,就是都察院的众多官员也都知道了,看到范景文终于从紫禁城出来了,一个个的不由得围了过来。
    “范大人,怎么样了?皇上是怎么说的?”
    “范大人,皇上可有旨意要抓张大人?”
    一群人围住范景文,不由得叽叽喳喳了起来,但是范景文仿佛没有听到一半,整个人都无动于衷。
    “范大人,你倒是说”这时和张西关系比较好的曹启有些忍不住了,直接跑过去抓住范景文,满脸着急的问道。
    范景文抬头一看是曹启,顿时勃然大怒,也顾不得什么体面,直接一把抓住曹启的衣领,大声的怒斥道:“我问你,这件事到底谁让张西去上这份折子的,如此没有根据的、污蔑君父的言语,张西他是几十年的寒窗苦读、圣人教诲,都学到狗的身上了。”
    范景文的发怒,直接镇住了正在叽叽喳喳的众人,一个个顿时沉默了下来,欲言又止。
    “你们到现在还在想着张西,想着为那无君无父的张西去大书丹青,可是你们知道发生了什么了吗?知道张西奏折上写的是什么吗?你们不知道,你们只是为了心中那一点点的虚名。
    你们都看看这封奏报上写的什么?皇上没有降罪任何人,也没有要杀了张西,该怎么做?你们自己决定吧!”范景文将手中的奏折交给众人之后,毫不迟疑的转身离开了。
    范景文的发怒终于将众人惊醒了,他们知道现在才想起,自己还不知道里面写的是什么,于是众人迫不及待得打开范景文交给众人的奏折,看了起来。
    当看到奏折上的内容,众人不由得心中一凉,他们本来还以为张西只是单纯的为刑部的两位主事说话,没想到张西竟然冲着皇上去了。
    “这。。。”
    众人一时间面面相觑,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
    就在众人发呆的时候,突然王承恩随之而来,看着都站在外面的都察院甘愿,只见他笑着说道:“诸位大人都在啊?那正好,咱家也不用一个个去叫了。”
    “见过王公公”
    “王公公来了,快,里面请。”
    “不了,皇上有旨意,诸位大人接旨吧!”
    众人一听,心中一震,但表面还是不动声色的跪了下来。
    “是臣等跪迎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自继位以来,夙夜难眠,吾日三省吾身,不敢忘太祖之言。百姓之苦即为大明之难,才使得我大明日益强盛。
    今日,有都察院御史张西,列举朕为政一来,近十条之过错,朕为之心伤,即命都察院所有官员清查过错之真假,无论对错,朕不认责罚一人,令朕已择军机处四位军机大臣,将此奏报传阅整个大明,让整个大明百姓尽览朕之过错。
    钦此,谢恩”
    “诸位大人接旨吧!”王承恩看到众人没一个接旨,不由得开口说道。
    “臣曹启率都察院的诸位大人,接旨谢恩。”
    “诸位大人好自为之,咱家就先走了。”说完,王承恩头也不回的便走掉了。
    “曹大人,现咋该怎么办?”
    “是啊!怎么办?我等臣子怎能将这些污秽君父的言语船只民间,这实在是不忠不孝。”
    。。。。
    众人开始着急了起来,这可是关系带都察院的名声,比一个张西可要重要的多,再说了,这就爱你是一旦公布出去,但是天下百姓会怎么看待。
    曹启此时也是没什么注意,只得看向众人无奈的说道:“这件事,我看我们还是去请教范大人吧!他最懂得皇上的心思。”
    “对,还是去找范大人吧!范大人一定有什么办法,能让皇上满意。”
    说完,众人迫不及待的便向范景文的所在走了过去。
    圣旨同样到底了军机处,但是军机处的四人,意思非常明军,张西之言不过是博名之言,实在是无君无父,不过是一腔所愿,如此大逆不道之言,军机处绝不会致君父于危难的地步。
    军机处接旨但不奉旨,并且希望皇上立即抓捕都察院御史张西,并且交由三司会审。
    众人的博弈随着这封张西的奏折,本来应当更加的激烈,但不是随着崇祯的无限扩大,被破停止了下来。
    御史张西,刺客正一身便服的坐在家中,正堂之中则摆放着一个棺木,家里的人更是人人戴孝。
    说起这份折子,并不是张西自己所写的,而是别人交给他的,具体是谁,张西也不知道,但是他大概能猜出来是谁。
    所以,当看到折子的内容之后,他并没有什么怀疑,也没有什么害怕,而是大义凌然的递交了上去,然后学习历代的御史,在家里摆放棺木。
    这是历代文人博名的必配,张西相信,这件事之后,自己就会被在史书上大书其书,这不是正是历代文人需要的吗?
    但是,让张西奇怪的是,朝廷并没有任何人到来,至于抓捕的人也没有到,这倒是让张西不由得迷惑了起来。
    都察院,这个张西最为依靠的地方,此时都察院议论的事情,却是准备上书弹劾张西。
    “范大人,你说这件事该怎么办?我等实在是不知张西在奏折中写的是什么?我等只是听说张西准备为姜鹤、屈同和两位大人做主,所以才会一起上书保张西。”
    范景文看着众人脸上面带惭愧的意思,本来怒气冲冲的他,不由得叹息了一声。
    “这件事,不仅你们不知道,就是老夫也完全不知道,我们都是受害者啊!就连皇上,此时也是一头雾水,这些事情岂是皇上这等明主做的。
    所以,对于张西这种以博名声、污蔑君父之辈,我等当以此为耻。
    同时,臣子可以受辱,但我们怎么能亲眼看着君父受辱如此,我们还怎么为大明人臣?”范景文一脸认真地看向众人,他此时就是想让众人和他一心,只要众人和他一心,张西的事情就不难解决了。
    他之前之所以不说话,就是为了等到现在,张西在都察院的人缘和名声是非常好的,所以范景文不得不怀疑有没有人因为可怜,会为张西说话。
    因此,范景文以退为进,说到了这一步,就是为了逼迫大家表态。
    “范大人所言极是,我们决不能允许此等沽名钓誉之徒,污秽了皇上的千古圣名。”
    范景文刚刚说完,便有人附和了起来,但是都察院毕竟不是范景文的一言堂,此时依旧有几人在面面相觑。
    他们明白,都察院一旦出手,到时候张西就不是死这么简单了,他不仅会死,到时候还会身败名裂,都说杀人诛心,这才是啊!
    无奈,虽然这些人还抱有同情之心,但是无奈众人大部分已经同意,自己等人也不能不表态,只能点头表示同意。
    同时,军机处的意思也到达了都察院,军机处号召百官,准备弹劾都察院于是张西,但是奏折上的事,因为崇祯是直接点名让都察院来查,所以此时需要都察院的声音带头。
    这也是军机处将都察院推出来当出头鸟的意思,但是一向暴躁的都察院,此时却熄火了,只能看着军机处虎视眈眈的看着自己。
    要知道,无论是六部的官员,还是军机大臣,平时都被都察院盯的死死的,很多人每天胆战心惊的,都察院的官员却是混的风生水起,动不动就当庭弹劾军机大臣。
    要说这些军机大臣不生气,那是不可能的,但是都察院的权利是太祖皇帝定的,而且有皇上在,大多数都会不了了之,毕竟很多都是传言。
    最主要的是,被都察院盯住,总比被锦衣卫东厂盯住强,那可是要命的。
    此时,都察院因为张西的事情,被迫冲在了前面,而且皇上很有可能就此将都察院的闻风听奏的权利再次剥夺,这对于朝廷官员可是喜讯。
    所以,很多人都意识到了这个机会,在军机处的意思下来之后,立即便被六部官员给接受了,颇有种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意思。
    面对这样的情况,都察院的范景文如何没有意识到,他当然是不愿意的,但是这毕竟是皇上说的算。
    因此,为了让皇上满意,为了保住都察院的权利,范景文只得牺牲张西,同时也为了惊醒都察院的一些想上天的官员。
    一时间,乾清宫外,都察院左都御史范景文率领都察院的大小官员跪在乾清宫的门口。
    “臣范景文率领都察院的大小官员有事启奏皇上。”
    “臣范景文率都察院的大笑官员有事启奏皇上”
    都察院的动作,很快便被军机处和六部的官员知晓,众人不由得将目光死死的盯住乾清宫的门口。
    (未完待续)
新书推荐: 我直接人生重开 抓住那个叛徒 前桌女生竟是我的头号黑粉 开局觉醒了神话级赋灵 我在诸天传播互联网 诸天福运 道长去哪了 从斗罗开始打卡 突然成仙了怎么办 暖婚10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