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八小说网 > > 穿越之大明帝国 > 第354章 再用袁崇焕

第354章 再用袁崇焕

    “罪臣袁崇焕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袁崇焕一进来,看了一眼坐在上面的崇祯,因为崇祯是低下头,所以他并没有看到崇祯的脸色,便直接跪了下来施礼。
    崇祯并没有立即让袁崇焕起来,而是抬起头来看了看跪在地下的袁崇焕。
    “有几年没见了吧?你倒是又瘦了些。”
    “启禀皇上,臣已经有四年三个月没有能朝拜过皇上了。
    皇上越来越像一个圣君了。”
    崇祯听了袁崇焕的话,笑着摇了摇头无奈的说道:“自古以来,唯有圣明之君最累,亡国之君最苦,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罪臣愚钝,还请皇上赐教。”
    “圣明之君的累,在于自古圣君者,多心向百姓、江山,还要顾及到文武百官,却唯独不能自己享乐,所以累。
    亡国之君的苦,在于自古亡国之君,或无奈、或无知,他们心中只有自己,享乐之余,发现国已亡,心中之苦,何人能知?
    你说说,朕说的对不对?”
    “启禀皇上,臣以为,圣君虽累,但历代君王无不想成为青史圣君。”袁崇焕答非所问的说道。
    “可又有几人能做到那?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可算的上圣君,汉人几千年的历史,来来往往的人物数之不尽,可有几人能够留名青史?
    朕自不求你们口中所说的圣君,朕只求无愧于大明的百姓罢了!
    要是你,你愿意做亡国之君还是圣明之君?”崇祯说完,饶有兴趣的看着袁崇焕。
    只见袁崇焕面色平静的说道:“臣愚笨,只可为一块破铁,君父愿意总之,则可为剑,君父不用之,则不过破铜烂铁罢了。”
    “罢了!不说这些了,听说你在牢里,鲜少有人去看你,相必对外面的消息不太清楚。
    王承恩”崇祯喊了一声,随后对旁边的王承恩使了一下眼神,王承恩瞬间明悟了过来。
    王承恩将陕西巡抚杨晃的陈奏交给了跪在地下的袁崇焕,袁崇焕不急不慢的接了过来。
    “看看吧!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是皇上,罪臣遵旨。”
    袁崇焕就这样打开奏报看了起来,崇祯也不再说话,低头批阅起了手上的奏折。
    时间一点点过去了,外面的天色也越来越黑,崇祯一直在低下头写东西,袁崇焕也早就看完了手中的奏折,只是一直不敢去打扰崇祯。
    “主子,军机处四位大人到了。”就在这时,王承恩再次走进乾清宫,悄悄的对崇祯说道。
    “让他们进来吧!”
    “传几位大人觐见”
    “臣等参见皇上”
    “起来吧!赐座。”
    “谢皇上”
    四人有些惊奇的看了看旁边跪在地下的袁崇焕,并没有说些什么。倒是一旁的马懋才脸色有些高兴,而王洽则有些阴沉。
    崇祯这时并没有理会四人,而是看向袁崇焕说道:“看完了?说说你的看法吧!”
    终于听到了崇祯说话,袁崇焕不由的松了一口气,随后活动了一下有些发麻的膝盖,然后对着坐在上座的崇祯说道:“启禀皇上,臣以为朝廷要解决这两伙乱军,并不困难。”
    “嗯?”
    这时不仅崇祯,就是四位军机大臣,也满是兴趣的看向袁崇焕。
    “臣以为,乱军虽然是趁势而起,但是也是因为惧怕朝廷的实力,不再像从前那样有些肆无忌惮。
    首先,乱军往南走,虽然看是一步好棋,但是却忽视了南方的危险,乱军先是要越过朝廷的重重关卡,就需要大量的时间。
    等他们真正到达南方的时候,朝廷的准备也可以完成了,到时候只要乱军一出现,朝廷就可以立即集重兵围歼乱军。
    乱军处于山脉,朝廷不好剿,但是只要堵住湖广、河南、四川三省的交接,敌人必定是无所遁形。
    另外一支往北走的乱军,处于陕西境内,唯一的前往地只能是陕甘交界处的山脉,所以,只要孙传庭孙大人回师,这伙乱军也不足为惧。”
    听了袁崇焕对战事的分析,崇祯不由得点了点头,和袁崇焕这种久经沙场的主帅来说,朝廷的官员和自己还是远远不如的。
    战争从来不是你追我赶,也不是调集兵力就行,而是有战场大局观和控场能力的人才行。
    王洽这时毫不犹豫的站了起来,对着袁崇焕说道:“不错,朝廷已经命人在各关隘布置重兵防守,所以只要乱军一出现,必定会被朝廷大军追剿。
    可是,你要知道,河南如今是灾区,你也知道,一旦乱军进去灾区,会发生什么?一旦乱军壮大起来,到时候朝廷需要的兵力有多少?你知道吗?”
    “皇上,诸位大人,罪臣以为光是堵,是不行的,首先耗费了朝廷大量的兵力,其次乱军也可以暂时的躲藏起来,找到合适的机会再出现。
    臣以为当诱敌深入,将诱饵摆在乱军的面前,先将乱军给引诱出来,再伺机而动。”
    “你们以为那?”崇祯看袁崇焕说完之后,乾清宫平静了下来,顿时向四人看去。
    “臣以为此事还是应当慎重,诱敌深入太过于冒险,臣以为应当慎重为上。”
    “臣也支持王大人的意见,应当以稳重为上。”这时一旁的李标也站了出来,支持了王洽的意见。
    马懋才则直接对崇祯说道:“启禀皇上,臣支持袁崇焕袁大人的建议。朝廷应当趁乱军尚未壮大之前,便解决乱军的问题。”
    “臣也以为袁崇焕袁大人此法可行,臣支持袁大人。”
    崇祯听了四人的回复,不由的笑着说道:“你们啊!现在是一半赞同一半反对,倒是让朕有些为难。”
    说到这里,崇祯突然脸色一正,严肃的说道:“袁崇焕听旨”
    “罪臣袁崇焕跪听圣旨。”
    “袁崇焕虽为戴罪之身,但念及曾经屡立战功,再加上朝廷又是用人之际,袁崇焕忠心献计。
    着袁崇焕以戴罪之身,就任湖广总督,总督湖广、河南、四川三省的军务,希望你不要辜负朕对你的厚望,能够尽快戴罪立功,剿灭乱军。”
    “臣袁崇焕接旨,谢皇上隆恩。皇上,臣有罪啊!”一时间,袁崇焕不由得放声大哭。
    此时的四人倒是没说什么,虽然李标和王洽支持稳重处理,但是这种事真正做决定的还是皇上,而且他们心中也没有什么好的计策。
    “好了,你们都下去歇息吧!袁崇焕留下。”
    “臣等告退。”
    看着四人离开以后,崇祯将目光看向王承恩,平静的说道:“承恩,去给袁大人搬个凳子,将他扶起来,坐上回话吧!”
    “是皇上,臣遵旨。”
    “臣谢皇上赐座。”
    “朕把你留下来,就是想告诉你,你尽管去打这一仗,朝廷这边有什么事情,朕替你压着。
    只要你能打赢这一仗,朕不会亏待你的。”
    “官谢皇上的关心,臣无以为报,唯有为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时,王承恩从里面端了一个拖子走到了崇祯的身边,崇祯一把将上面的宝剑拿了起来。
    “这把是朕的佩剑,朕平时甚为爱惜,今日,朕就赐给你,望你不负朕的厚望。”
    “皇上,臣……,谢皇上的赏赐。”
    “好了,你回去吧!二年了,都没在家里睡过了,你今天就回家歇息吧!明天就去赴任吧!”
    “是皇上,臣告退。”
    同来时后背有些弯曲不同的是,此时的袁崇焕却仿佛焕发第二春,整个人走起来也有了气势。
    袁崇焕的再次被启用,无论是在朝堂还是民间,都引起了很多人的议论,一时间对于袁崇焕的关注,成为了整个大明的焦点。
    反倒是启用袁崇焕的崇祯和袁崇焕本人,却是显得非常平静,仿佛这件事没有发生似的。
    朝堂上的百官,也选择了沉默,毕竟袁崇焕是胜是败还没有定论,再加上袁崇焕已经启程,此时反对无异于是得罪皇上。
    崇祯六年九月十五日,此时的孙传庭已经收到了朝廷的旨意,此时的孙传庭已经率领大军打到了了巴彦淖尔以西的雅布赖山脉。
    北面到达了漠南高原阴山地区的呼和巴什格地区,东门攻克了桌子山以东的鄂尔多斯各盟,正在与归化城的张世泽部完成汇合。
    只是,其中还有一些不死心的土默特部牧民组成的武装,企图同明军对抗,所以明军正在清剿这一部分鞑靼人。
    孙传庭便将手下的张定给留了下来,负责清剿河套地区的反对势力,自己则率领原先的陕西大军五万余人,由宁夏府向陕甘地区的交界处走去。
    孙传庭先是派人向阳平关、青木川赶去,这两地是四川、陕西、甘肃的交接处,地处秦巴山区,又有大规模的森林,是乱军藏身的好地方。
    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张献忠很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渡过渭河之后,一路向北,随后通过洛河,来到了子午岭。
    庆阳和陕西交界处子午岭子午岭地跨陕西、甘肃两省,处于黄土高原的腹地。
    子午岭是桥山山脉的一条支脉,它介于泾河与洛河两大水系之间,西挽宁庆、东接延安、南连耀州,北抵盐边,绵延400多公里,还拥有优美的高原林海风。
    张献忠的不到一万人,隐藏在四百多公里的山脉中,可谓说是沧海一粟,明军实在是无法发现。
    果然,孙传庭在青木川和阳平关地区的秦巴山脉没有并发现乱军的踪迹,最后无奈,只得率领大军赶往西安府,随机应变。
    倒是李自成部,此时却是陷入了危机当中,当李自成率领大军出了商洛山脉的时候,想要攻取略阳府的时候,派出去的探子却发现了明军已经有了准备。
    这顿时吓了李自成等人一跳,赶紧缩回到了商洛山脉中。
    随后,探索了两天之后,李信发现,略阳府的人并没有发现自己,而是因为处于商洛山脉的出口,所以显得比较警戒罢了。
    想到这里,李信只得放弃攻取略阳府,而是越过略阳府,渡过汉水,直逼均州城。
    这次倒是没有让李信失望,均州城并没有显得非常戒备,反倒是因为地势比较安全的原因,均州城并没有什么防备。
    于是,李信在与李自成商议之后,二人决定拿下均州城,然后继续沿汉水向南,攻取襄阳府。
    只要攻取了襄阳府,就可以沿襄阳府进入到汝宁府的信阳等地,到时候在李信看来,就是大展宏图的时候。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均州城就是一个陷阱,是刚刚就任湖广总督的袁崇焕的一个计策。
    均州城是一个什么地方,可以说是四面环山,特别是东北方向,靠近汉水,想要进入到均州城地界只有三条道路,所以大军只要守住三条道路,到时候乱军就是插翅难逃。
    袁崇焕也正是看出了这一点,决定诱敌深入,然而,此时的李自成还不知道袁崇焕已经被派来剿灭他们的事情,不然也不会这么大意。
    袁崇焕将均州城作为诱饵放出来之后,害怕乱军改变方向,便在略阳府布置了重兵,同时也在均州的三边布置了重兵。
    只要乱军进入均州城,到时候略阳府的重兵将北上的口子给封住,竹州的兵力再封住乱军西南方向的口子,东北又是汉水。
    明军就可以利用地形的优势,不费吹灰之力剿灭乱军。
    然而,李自成和李信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也是被明军给逼的没有了办法,所以才决定不得不实施这样的计划。
    只是,当李信将计划策划后之后,心里便有些多揣测不安的感觉。
    如果是平时的李信,一定会取消这次的计划,然而现在的李信已经没有了办法。
    从他决定和明朝对抗开始,那时候是因为一路从老家向陕西走来,看到了太多的灾民流离失所,百姓饿死者不计其数,所以他才决定要灭亡大明。
    可是,几年过去了,他们不仅没能成功,反而如同过街老鼠一般,整日躲避,不受人待见。
    特别是上次在洛南府的事情,有些深深打击到了李信,因为要是以前他们攻陷一个城池,不用多说,城里的人就会自发参加他们。
    (未完待续)
新书推荐: 我直接人生重开 抓住那个叛徒 前桌女生竟是我的头号黑粉 开局觉醒了神话级赋灵 我在诸天传播互联网 诸天福运 道长去哪了 从斗罗开始打卡 突然成仙了怎么办 暖婚10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