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主人,这些基本上可以算作是我们下一步的发展目标,但是对于孙权、曹操这些人,你就不担心什么吗?特别是孙权,他万一再对我们动手怎么办?”
陆仁笑道:“刘晔分析出来的五年时间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也是我为什么说与他之间的这场仗是必须要打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么说吧,这场仗其实就是我们的立威之战,如果不打这场仗,不把曾经对我们动过手的人给打怕、打服,那么接下来谁都会把我们夷州当成一块肥肉,反过来说我们也就会失去相应的外交地位。弱国无外交,这可不是瞎话。
“不过这场仗我们已经打赢了,而且是打到连周瑜那样的人物都不得不亲自出面来与我们进行和谈,从某个角度上来看,就是孙权方面对我们已经有了畏惧之心。所以只要我们在保持良性发展的同时,不再露出什么明显的破绽,孙权是不敢再对我们有什么举动的。”
说着陆仁晃了晃手指,略显得意的一笑:“而且这些事不光是在战争方面。从内政方面来说,孙权这次的行动或直接、或间接的触怒了江东的那些本土士族……嗯,这么说吧,如果这场仗打赢的人是孙权,然后孙权在占据了我们夷州的同时,把可以从夷州获得的利益及时的分配给了这些江东士族,那可能就会啥事都没有。
“但是孙权打输了,那些江东士族就要考虑一下在无法摆平我的情况下,如何才能继续从我这里取得巨额的收益的问题。一但把我惹火了,却又无法彻底的摆平我,那么江东士族的损失可是难以诂量的。有着这样的前题,在知道无法彻底的摆平我的情况下,孙权再想对我们有什么举动,江东士族头一个就会不答应。这些钱袋子不支持孙权,孙权还打个屁的仗!没了这些钱袋子,孙权又哪来的钱粮兵马哦!”
话到这里陆仁又想起来了些什么,补充道:“毕竟我们和老曹不一样。老曹的南下江东对江东士族来说是属于征服者、侵略者,而我们保持的作风是合作者、贸易伙伴,所以我们对江东士族并没有什么威胁可言。再一个,我毕竟还挂着一个吴之四姓中的陆氏子弟的身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江东士族而言是属于自家人。要是孙权真的动手去铲除我,也难免的会让江东士族产生出一种危机感。而现时点的孙权,他还没有那个能把江东士族随意揉捏的实力。或许在十年二十年之后,孙权才有这个实力吧。
“总之一句话,在近几年之内,我们不用担心孙权什么。当然我也不是真的一点准备都没有,陆逊不是被我留在了手边吗?真要是发生了什么事,陆逊可以出来帮我,而且徐庶不也一样的留在了泉州?哦对了,正好雪莉你提起了这件事,让我想起来我们应该进行一次考试,挑选出一些次代的人才了。”
雪莉点点头。陆仁说的这些,雪莉此刻还并不是完全明白,但雪莉相信陆仁敢在这个时候就把甘宁和黄忠这两员大将都派出去肯定是有着相应的底气。另外说实话,雪莉其实也很想尽快的把人派出去在东南亚地区转上一圈,因为生产火药所需的硝石、硫磺资源有些吃紧,而东南亚的一些海岛正好盛产这些东西。单靠目前正常交易所得来的数量,实在是有些跟不上。
接下来雪莉又问及了曹操那头,陆仁表示曹操方面曾明确的表示想要扩大与夷州之间的贸易联系。曹操可是个精明人,与陆仁之间的贸易关系最大,得利也最多。而且除去一般的民生商贸,曹操很希望能从夷州购置来大量精良且比较先进的武器装备。特别是把孙权打得心惊胆战的火炮,曹操会不想要?当然,陆仁也没那么容易就卖给老曹。毕竟在自己的实力没有达到某个标准之前,这玩意儿要是卖了出去那可是会出大问题的。
这里还要扯上珠崖。珠崖的富铁矿一直是挂在陆仁心头上的大事,而早在陆仁并未正式归还夷州之前,雪莉就有多次派人前往珠崖探查地区。后来直到前两年,陆仁才把陆诚和陆信这对最为信任的人给派去了珠崖进行开发工作,同时还特意的算上了甄氏的一份。甄氏可是夷州冶金业的领头人物,现在有这样的好处,派去珠崖的族中子弟会差?
就这样,珠崖到建安十四年的泉州之战的时候虽然开发的时间还并不算久,却已经能够将珠崖出产的大量优质铁矿石送回夷州,然后由夷州本土在当时十分先进的半工业化生产体系打造成优质的铁制品。而泉州之战时期,珠崖那边由于调动了一定数量的人力的原因而处于一个半停工的状态,但是恢复生产也就是陆仁一句话的事。到陆仁与孙权和解时,陆仁诂算了一下珠崖的矿产量,早就已经远远的超出了夷泉各地的自需,完全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出口。
而优质的铁在当时又意味着什么?说得不客气点,曹刘孙三家士卒的武器上,可还有不少是青铜器来着……
所以所以,曹操在从合肥退兵的时候出于各方面的考虑答应了陆仁在信中提出的要求,除了原有的北方商道的几个站点之外,准备另外兴建几个新的贸易站点。而陆仁自己仍觉得有些不够,于是有另派出人手去到右北平去自行兴建一座贸易港,反正在那边有田畴在顶着,很多事情能方便很多。可别小看这个港,在当时田畴呆的地方是中原民众与胡人交界之处,而胡地盛产的畜产品、豆类、各类寒地植物产品,也是夷泉地区很需要的东西。
势力最强的曹操尚且如此,刘备与孙权又岂敢落后?
比如刘备,陆仁和孙权和解之后的刘备还只拥有三分之一的荆州而已,急需要大量的钱粮去扩充军备。如果按旧式的小农经济,钱粮汇集的速度会很慢,所以刘备与诸葛亮都很重视与夷州的贸易往来。
再如孙权,孙权除了想赚取大量的钱粮之外,比刘备还多了一层与陆仁之间保持友好关系的考虑。上次曹操兵至合肥,孙权就吃了一次大亏;现在想夺荆州,如果不理会与陆仁之间的友好关系,那搞不好孙权想打刘备的时候,陆仁还会从后面捅上一刀……
这三方提到这里也就差不多了,现在来看看夷州本土,现在来看看夷州本土。从建安三年在基隆兴建村港时起,到陆仁与孙权和解之后的建安十四年,前前后后已经十一年了。而在这十一年中,真正的发展期却还是得从陆仁正式抵达夷州的建安六年算起,也就是说夷州真正的发展期只有区区的八年而已。而在这八年之中,如果不是陆仁一直在小心翼翼、步步为营,再加上一些意外的事情使夷州得到了一些额外的发展,夷州根本就不可能有现在的良好局面。
不过有这八年的时间,夷州学院自我培养的第二代少年已经成长成为了青年,基本已经完成了对上一代开拓者的换代。对比起上一代流民几乎普遍的目不识丁,这一代的人口素质根本就是一个质的提升,夷州也因此将会进入一个真正的高速发展时期,而这也是陆仁为什么会让雪莉去准备进行一次考试选材的主要原因,目前手头上的可用之材还是太少了点。
而在另一方面,这次的考试也将会是陆仁的一次试探。汉代的取材制度是查举,而陆仁的考试说白了已经是和科举差不多了。查举到了汉末时代已经是那些士族阶层垄断仕途的一个手段,甚至就连曹操在某种程度上也不得不屈服。陆仁敢这么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夷州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士族阶层,更多的反到是陆仁刻意培养出来的中产阶层,所以陆仁有这么做的先题条件。
如果说陆仁的这些选材制度成功了,那么或许可以给老曹那头提供一点什么启示也说不定呢?当然,老曹真要是那么做了,诂计老曹的境内会出一场大风暴。但是陆仁相信以老曹的聪明,肯定会整出一套更适合老曹境内去走的路子。
好吧,这些就不扯了,很多事情想归想,真想到某个程度那是要看时间与其相应的发展的。这里只说陆仁和雪莉扯得差不多的时候,一声响亮的“老爹”差点没让陆仁从吊床上一头栽到地上去。再抬眼望去时,却是蔡琰带着陆风、陆雨这对龙凤胎正在过来。如果只是这样到也罢了,可是陆仁却意外的发现在蔡琰的身后竟然还跟着一个……曹冲曹仓舒!
不提陆风和陆雨怎么调皮的和陆仁打招呼,只说闹腾完了之后,曹冲过来向陆仁十分恭敬的行礼问好。看着这恭谦有礼的曹冲,陆仁忍不住向蔡琰抱怨道:“文姬,你看看别人曹公子,再看看我们的这俩活宝,这也是不是……”
蔡琰抿嘴一笑:“这就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吧?你怎么不说说你平时是怎么纵容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