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令下达.中原沸腾.
各路梁军热血沸腾.诸路兵马迅速往许都一线集结.
秋收之后.各地进入农闲.陶商得以抽调近五万青壮丁夫.随军北征.为前线将士运输粮草.
陶商北伐的消息.连同那几十万封的《讨袁檄文》.很快就遍传河北诸州.四州为之震怖.
这惊人的消息.很快也由八百里快马.送往了邺城.
当天.还在养病中的袁绍.就大为震动.即刻召信文武重臣.共商应对之策.
大将军府.正堂.
死一般的沉寂.不安的情绪.充斥着整个大堂.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着“凝重”二字.
上座处.脸色还略显苍白的袁绍.环扫一眼众人.沉声道:“陶贼狂妄.枉图趁着我军官渡新败之际.兵犯我河北.尔等有何对策.还不快道來.”
无人说话.
自从田丰因罪被下狱以來.即使是许攸等汝颍一派的谋士们.也都有了前车之鉴.不敢再轻易进言.
沒办法.谁叫陶商太厉害了.万一自己的计谋再次被识破.袁绍一怒之下牵怒于己.将自己也打入牢中却当如何.
毕竟.袁绍麾下.如田丰那般刚硬正直.敢冒死进谏的谋士并不多.
见谋士们沒有吱声.袁绍火了.骂道:“你们一个个都自诩谋略过人.怎么到了关键时刻.都变成了哑巴.那我养你们还有何用.”
众谋士们皆是一震.无不面露惭愧.却把头都低到不能再低.仍旧无言.
“陶贼侵我河北.目标必是直取邺城.欲取邺城.必当突破我黄河防线.而黄河防线的核心.就在于黎阳.授以为.主公只需派一员得力干将.率精兵数万固守黎阳.坚守不战.用不了多久.陶贼必然师老城下.不战而退.”
终于有人站出來为袁绍分忧了.进言之人.正是河北一派的沮授.他也是大家公认.自田丰以下.最为刚正的一员谋士.
袁绍肃厉恼火的表情.这才稍稍缓解.微微点头.又高声道:“公与言之有理.尔等谁敢率精兵前去坚守黎阳.”
袁绍的目光.望向了一众武将.
颜良、文丑、张合等大将.皆默默的低下了头.无人敢请战.
另一侧.三子袁尚见无人请战.以为立功的机会到了.理了理衣容.抖擞精神.作势就想出班请战.
忽然间.袁尚却感觉到.谁在身后拉住了自己.回头一看.却见审配扯住了自己.还在向他暗暗摇头.
审配的意思.显然是不想让他去请战.
不远处.袁谭注意到了自己三弟的动作.以为这是个立功的大好机会.作势也想出班请战.跟袁尚争抢.
许攸见状.赶紧向袁谭连连摇头.也暗示他不要冲动.
袁谭犹豫了一下.还是一咬牙.拱手道:“父帅.儿愿率军去镇守黎阳.定叫陶贼折戟城下.”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的集中向了袁谭.
许攸眉头却深深一皱.暗暗摇头.
见有人请战.袁绍精神立时一振.但当他看到.请战的是自己的长子袁谭时.苍白的脸上.却又掠过几分失望.
那失望.代表着对袁谭的不信任.
袁谭的斑斑劣迹.实在是太多了.睢阳大败.被陶商生擒这等丢人现眼的失败就不说了.石亭一役败逃.致使百万斛粮草被烧.直接导致了官渡之战的失败.更是让袁绍深深的恼火.
眼下.自己这无能的儿子.又请战去守黎阳重镇.这叫袁绍如何能放心.
“除了谭儿.还有谁愿去守黎阳.”袁绍沒有做决定.又一次望向其余诸将.
众将个个又低下了头.无人请战.
这时.鞠义却站了出來.慨然道:“末将鞠义.愿辅佐大公子去守黎阳.”
石亭粮营失陷.虽然鞠义也有作战不利之责.但鞠义的战力.袁绍还是有几分信任的.眼见他出请战.袁绍稍稍欣慰.
“罢了.罢了……”
许攸摇头暗叹几声.深吸一口气.也出班道:“攸也愿随大公子去黎阳.为大公子出谋策划.镇守黎阳.”
许攸和鞠义.一文一武都站了出來.袁绍更加欣慰.脸上的那份不信任.终于缓解了大半.
“好吧.即然谭儿有此勇气.为父就命你率两万精兵前去守黎阳.记住.只需坚守不战便是.万不可中了陶商的计策.”袁绍也别无选择.只能应了袁谭请战.却又再三的叮嘱.
袁谭见父亲这般不信任自己.便慨然道:“父亲放心.儿以性命担保.此番必为父帅坚守住黎阳.黎阳在.儿在.黎阳若破.儿自当战死.”
袁谭这番慷慨陈词.等于是拿他的性命立下军令状.誓保黎阳不失.
话说到了这份上.袁绍若再不给予几分信任.也恐寒了袁谭之心.便欣然笑道:“好.不愧是我袁绍之子.有谭儿出马.又有子信和子远相助.这黎阳重镇必稳如泰山.”
“多谢父帅信任.儿必竭尽全力.必不叫那陶贼越黎阳一步.”袁谭的精神这才稍稍鼓舞.
袁绍当即传下将令.授与兵符.令袁谭率两万精兵前去黎阳.
这时.许攸却道:“攸以为.大公子坚守黎阳.必可将陶贼兵马.尽数吸引到黎阳城下.主公当尽快集结兵马.屯于黎阳以北.一旦陶贼师老疲惫.便即刻出兵南下.里外合击.一举将陶商聚歼于黎阳城下.”
“子远言之有理.”
袁绍连连点头.又下达命令.集结四万兵马.随后南下.屯于黎阳以北的内黄城.与黎阳城形成呼应之势.
诸道军令传下.这场军议眼看着就要结束.
这时.一直沉默的刘备.向着袁绍的外甥高干.暗使了个眼色.
高干会意.忙拱手道:“舅舅.近日据报.黑山贼张燕大有北出太行.袭扰幽燕.扰乱我后方之势.若后方不稳.势必会影响前方战事.所以干愿率一支兵马.前往幽州去对付张燕.好让舅舅无后顾之忧.”
高干话音方落.刘备也紧跟着站了出來.拱手高声道:“高公子言之有理.幽州乃我大后方.不可不稳.备乃幽州人氏.对当地风土人情.地利环境熟悉.愿辅佐高公子去幽州.对抗张燕.”
高干乃袁绍外甥.既不是袁尚一派.也非袁谭一派.他今主动请缨.且言之有理.两派人自然都沒有表示反对.
袁绍沉吟片刻.欣然道:“很好.那我就委任干儿为幽州刺史.由玄德从旁辅佐.率五千精兵前往幽州.务必要击退张燕.保住后方不失.”
高干得了幽州刺史的头衔.心中暗喜.自然是大表一番慷慨.以示不负袁绍所托.
刘备也表了一番决心.方才退下.躲入人群中的一瞬间.他的嘴角.扬起了一丝不易觉察的诡笑.
军议就此结束.
袁谭径直还府.准备收拾行装出征.
许攸后一步跟了进來.屏退左右.抱怨道:“大公子啊.你怎么能这么冲动啊.方才我已连连示意.叫你不要请战.你为什么就是不听呢.”
“这是我立功的大好机会.只要能守住黎阳.就能重得父帅信任.我为什么不请战.”袁谭反问道.
许攸苦着一张脸道:“话是这么说.可此一时彼一时.当初咱们南下.占尽优势.尚且连连败给陶贼.今陶贼北伐.兵力和士气上都占有上风.这个时候去守黎阳.实在太过凶险啊.”
“我当然知道此去黎阳有多凶险.”袁谭苦笑一声.满脸无奈道:“可是.今天的军议你也看到了.父帅对我失望已极.若非沒有他人请战.沒有你和鞠义请缨辅佐.父帅是绝不会让我去守黎阳.到了这个地步.我若不入虎穴.立下一场巨功.我还有机会再羸得父亲的信任吗.”
许攸身形一震.陷入了沉默中.
他知道.袁谭说的沒错.
官渡一败.汝颍士人杀回中原的图谋已破灭.袁谭也因粮营之失.彻底被袁绍冷落.连同汝颍一派的人.也跟着受到袁绍冷遇.
相反.退回河北后.袁绍对河北土著一派的文武.就更加的倚重.袁尚也因此更受袁绍的喜欢信任.
再加上主母刘氏在耳边不断吹风.说袁尚的好.抵毁袁谭.内帷中传出风声.袁绍似乎已打算公开立袁尚为储.
一旦袁尚的储位正式被确实.袁谭这个大公子.就将彻底的失败.汝颍一派也就离覆沒不远了.
许攸知道.留给袁谭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坚守黎阳.也许就是最后的.也是唯一的希望.
沉吟片刻.许攸猛然间抬起头.目光喷射着怒火与决毅.咬牙道:“我们被逼到这般地步.皆是拜陶贼所赐.我许攸就跟大公子共赴黎阳.这一次.咱们说什么也要那陶贼折戟城下.一雪前耻.”
“好.子远有此决心.那陶贼还有何可怕.”袁谭倍感欣慰.大笑着一拍许攸.
这主臣二人放声大笑.重新又恢复了豪烈自信.
次日.袁谭便率两万精兵.星夜兼程由许都而发.直奔黎阳.
数天后.就在袁谭进抵黎阳未久.陶商已率一万精兵.先行赶往了白马.
其余诸路兵马.仍在赶往白马的路上.要集结七万兵马.尚需七八日的时间.
陶商立马南岸.远望着滚滚黄河.目远延伸向北岸.涌中热血澎湃.
半年之前.他就是在这白马城.完成了对袁绍的首战胜利.大败颜良一万精兵.
谁想到.半年之后.攻守之势已逆.他将率领着梁国精兵.从这里出兵.去攻灭袁绍.
“袁绍.也该是你尝尝被动挨打的滋味了……”
脑中思绪翻转时.一骑飞奔而至.正是樊哙.
“启禀梁公.细作來报.袁绍已派两万精兵至黎阳城.领军敌将乃是咱们的手下败将袁谭.”樊哙兴奋笑道.
“又是袁大公子么.还真是冤家路窄.袁谭.你是不撞南撞不死心呢……”陶商一声冷笑.鹰目中.已燃起冷绝的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