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八小说网 > 历史穿越 > 三国之无限召唤 > 第二百七十九章 敌强我弱又如何

第二百七十九章 敌强我弱又如何

    袁绍的实力.要比历史中袁绍的实力要强.
    陶商.却比历史上.袁绍的对手曹操要弱不少.
    历史上的曹操.除据有兖徐豫三州.淮南之地.以及半个司州之外.还据有小半个青州.
    而现在.陶商手中却沒有染指青州一郡.司州方面.也仅仅控制了残破的洛阳一带.
    而且.当时曹操是凭着经营多年的中原实力.跟袁绍抗衡.而陶商却是靠着跟曹操刚刚抢到手才不到半年的中原.与袁绍一战.
    陶商之弱.也是理所当然.
    “袁贼虽然实力强大.军队数量看起來有十五万之多.但其内部却分为两派.互相暗中争斗.内耗也极大.我军虽能用于正面决战之军.只有四万之众.但我们却团结一致.上下其心.只要拼死一战.胜算还是很大的.”
    陈平一席话.道明了敌我双方的优务之势.
    他所分析的这番话.陶商自然也再清楚不过.
    袁绍麾下英才豪杰虽然多.可惜袁绍在压制派系内斗这方面.做的远远不够.使得麾下那些精英.以袁谭和袁尚为首.分为两派.各怀鬼胎.
    派系斗争.必然会以己方一派的利益.做为首要之重.反而会置袁绍的大局为不顾.必严重削弱袁绍军的战斗力.
    陶商这边就不同了.他的武将谋士的主干力量.皆是召唤出來的英魂.这些人只效忠于自己.不存在派系之争.
    故他实力虽弱.却能将五个指头.轻而易举的凝成一个拳头.集中全力打出去.
    反观陶商自己.内部文武却团结一致.不存在什么派系之争.可以说是铁板一块.
    眼下他麾下兵马.已达到了七八万之多.数量已相当可观.
    只是他要在淮南一线.留有兵马防范孙策.又要在南阳一带分出兵马.去防范刘表.故能用于正面战场的兵力.不过四万之众.
    四万对十五万.近四倍的兵力差距.可谓悬殊.
    不过.凭着陈平所分析的优势.陶商倒也有信心以弱胜强.
    而近半年以來.中原经过萧何的打理.已经颇见欣荣.粮草屯集至少也有百万之斛.有了个坚强的后盾.也给陶商添了不少的信心.
    “袁绍不光步兵众多.麾下还有两万精锐的幽并铁骑.还有颜良和文丑这样的精通骑战猛将.这可是一股可怕的力量.”身为骑将.张绣一眼看穿袁绍真正强大之处.
    众将们皆神色微微一变.光一听到“两万骑兵”四个字.就足以让他们头皮发麻.
    袁绍本來也沒那么多骑兵.但其在夺取幽并二州后.得到了马源.再加上收编公孙瓒的骑兵部队.其骑兵数量才在短时间内.爆增到了两万.
    陶商虽然一直也把骑兵建设.放在极重要的位置.几场大战的胜利.也少不了骑兵部队在关键时刻发挥奇兵作用.
    只是.他到底地盘在中原.战马的來源有限.这几年从辽东等地购得.加上从曹操等几路诸侯手中缴获.满打满算也仅仅只有不到五千骑.
    五千骑兵对两万骑.同样是悬殊的差距.
    “步兵少于敌人又如何.骑兵少于敌人又如何.再多的兵马.终归也还是要人來统领的.”
    张仪却不以为然的一笑.“袁绍以为自己一统河北.实力已无人能敌.以他自傲的性情.必然不把我们放在眼里.所谓骄兵必败.只要我们能利用好他对我们的轻视.不断的削弱他的兵马数量.待时机成熟.再给他致命一击.击败袁绍这头巨鳄也沒什么不可能的.”
    陈平点破了袁绍派系之争的弱点.张仪眼光敏锐.跟着又揭穿了袁绍目空一切的傲慢.
    他二人所想.正中陶商下怀.这也是陶商所认为.可以击败袁绍的软肋之处.
    两位谋士的一番自信之言.令众将紧张的情绪.渐渐缓解开來.一股豪烈狂热的自信.开始在堂中燃烧起來.
    时机已到.陶商奋然起身.目光决然如铁.豪情万丈道:“当年我不过一县令.都能杀出今日局面.如今手握精兵数万.又有你们这些精英之士辅佐.袁绍虽强.又有何惧.咱们就万众一心.跟袁绍这老匹夫决一死战.让他站着入中原.横着回河北.”
    自信如火.豪情万丈的宣言.如惊雷一般.回荡在大堂之中.
    一众文武们.无不为之感染.心中积聚的战意.顷刻间如燎原之火般.烧尽了一切的疑虑.
    “战他娘的.袁老狗若敢过黄河.老子就把他砍成肉块喂狗.”樊哙第一个跳起來.亢奋的咆哮.
    紧跟着.英布也站了起來.豪然叫道:“老贼敢小瞧我们.我英布就杀他个片甲不留.”
    霍支病就文雅多了.只是站起身來.拱手慨然道:“去病愿为主公死战.”
    诸将战意爆涨.各自慷慨怒啸.凛烈的杀气.几乎将大堂都要涨破.
    诸将奋勇.陶商暗松了一口气.心中必胜的信心.更加强烈了几分.
    再无犹豫.陶商当即拔剑在手.向北一指.傲然道:“传令下去.集结诸军.不日发兵北上.与袁老狗一决雌雄.”
    大司马霸府的集结号令传下.兖州、徐州、豫州等诸州驻军.纷纷向许都方向集结.
    各地郡国.也纷纷将屯聚的粮草.向着许都一线调运.
    十日之内.陶商集结四万兵马.便由许都而发.向着黄河南岸方向开进.
    淮南寿春方面.陶商依旧留徐盛.率五千精兵.坐镇寿春.防范江东孙策的进攻.
    南阳一线.陶商则以廉颇和陈登.率五千精兵驻守于宛城.监视武关方向曹操动向.以及新野刘表的荆州军.
    徐州方面.臧霸则率军五千.由琅邪北攻青州.以牵制袁熙在青州的兵马.
    许都乃后方核心.陶商更不敢放松警惕.便留萧何主政.执掌政局.调动粮草以及后续兵源.为前线决战提供保障.
    因是花木兰有孕在身.陶商此战不便让她随行.便留她在京中安胎.同时执掌八千精兵.镇守帝都.
    除却留守之军.陶商调动了包括五千骑兵在内.他所有能动用的机动兵力.悉数北上与袁绍的十五万步骑决战.
    ……
    冀州.邺城以南.
    旗帜遮天.芒芒如海.方圆十里的旷野.皆为袁军的营盘所占据.
    从邺城往南.通往黄河北岸重镇黎阳的大道之上.数不清的士卒.数以万计的民夫.无数辆满载军资粮草的骡车.源源不断的向南行进.绵延百余里.不见尽头.
    “袁”字的金色大旗.傲然飞舞在河北大地上空.
    在那面大旗的引领之下.十五万的袁军步骑.近五万多名后勤丁夫.正浩荡南下.直奔黎阳.
    由黎阳南渡黄河.他们就将杀入中原.
    黄昏时分.黎阳以北三百里.内黄城外.
    从邺城出发.袁军以日行三十余里的速度.以蜗牛般的速度.不紧不慢的前进.
    袁绍似乎并不急于渡河.仿佛对胜利志在必得.无论他何时渡河.陶商是必败无疑.
    袁绍这般悠闲.是因为他事先已命文豪陈琳.写了一篇文采绝佳的《讨陶贼檄文》.抄写了十余万份.派细作四散于河南诸州.
    袁绍相信.凭着他袁家四世三公.门生遍布天下的威望.凭着他如日中天的兵威.还未等他大军过河.陶商的统治区内.必已是人心鼎沸.诸州诸郡的士民官吏.群起反叛响应于他.
    他之所以不急.就是在等着中原诸州陷入恐慌鼎沸之士.那时再渡河南下.只怕陶商未战已自乱.
    时已黄昏.袁军安营扎寨.
    中军大营.那顶巨大的营帐中.身着金甲的袁绍高坐于上.听取着细作发回來的一道道密报.目光中尽是霸绝天下的傲色之气.
    “父帅大军尚未南下.便有这么多豪杰之士表示拥护.可见陶贼在中原已极不得人心.只等父帅大军一过河.只怕不消一月.陶贼必然土崩瓦解.父帅一统中原.看來已成定局.”袁谭不失时机的拍起自家父亲马屁.
    那一道道的密报.皆是汝南等地的世族豪强.袁家的门生故吏门.暗中在向袁绍示好.表明投靠之心.
    听得儿子的话.袁绍手捋长须.微微一笑.脸上的傲色更浓.
    显然.袁谭这马屁.拍在了袁绍的心头上.令他浑然已忘了.当初袁谭瞒着他去刺杀陶商的恼火.
    袁尚留守邺城.无法跟袁谭正面争斗.眼见袁谭得了其父欢心.河北派的士人们.自然不能坐视不理.
    田丰当即站了出來.拱手道:“大公子千万不可轻敌啊.陶贼虽然实力弱于我军.但此人用兵极是诡诈.想当初大公子在青州时.兵力不也远胜于陶贼.最后还不是给他杀得大败.甚至还为其所擒.劳动主公亲自出面.才将大公子解救出來.大公子怎能好了伤疤忘了痛呢.”
    这番话一出口.当众揭了袁谭的丑.立时呛得袁谭哑口无言.面露尴尬恼色.
    他瞪了田丰一眼.还未及说话.逢纪便跟着道:“陶贼已率四万兵由许都出发.前來迎战.诚如元皓所言.切不可轻敌.纪以为.我们可利用骑兵优势.分兵深入敌后.袭扰其侧后.正以大军正面推进.方为上策.”
    田丰揭了袁谭的丑.逢纪又献上一计.转眼间.袁尚一派便占了上风.
    袁谭心中恼火.却又计可施.急向许攸使了个眼色.
    许攸心领神会.便不屑一笑:“元图真是太过高看那小贼了.我承认.此贼确实有几分诡诈之谋.但在主公十五万步骑大军.绝对的优势兵力之下.任何的阴谋诡计.都要被轻易辗压.何需还分兵抄袭敌后.多此一举.”
    袁绍自恃强大.不可一世.压根沒把陶商放在眼里.许攸这番狂言.正合了袁绍的心意.
    袁绍立时一点头.冷笑道:“我十五万大军.占有绝对优势.确实无需用什么阴谋诡计.此番我就是要以正义王道之师.一路辗往许都.”
    许攸一席话.又替袁谭扳回了一程.
    逢纪眉头一皱.又看向了田丰.
    田丰眉头微凝.沉吟片刻.拱手道:“主公言之有理.我军如此强大.一路正面辗压.确实可摧垮陶商.不过丰却有条一石二鸟之计.还望主公一试.”
新书推荐: 我直接人生重开 抓住那个叛徒 前桌女生竟是我的头号黑粉 开局觉醒了神话级赋灵 我在诸天传播互联网 诸天福运 道长去哪了 从斗罗开始打卡 突然成仙了怎么办 暖婚10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