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八小说网 > > 超时空城管 > 第644章、打着琼瑶的名头反

第644章、打着琼瑶的名头反

    第644章、打着琼瑶的名头反琼瑶(下)
    此外,无论是作为前清郡王家里的多罗格格,还是作为二十一世纪的穿越者,金奇娜都根本无法忍受上海普通市民以青菜萝卜和豆腐作为主菜,每个月只吃四次荤腥的寒酸伙食——那样的话每个月大约只要花二十元——而是要求天天有肉,顿顿有荤菜,时不时还要下馆子打一顿牙祭。再加上喝茶、喝咖啡、吃糕点,还有女儿金杏贞的糖果和玩具……因为这样富有小资情调的生活,全家每月的开销总在一百元以上。
    幸好,凭着出版社每千字三元到四元的稿酬,外加几部小说的版税,金奇娜如今每月的收入都在两百元以上,还能支撑得起在租界里的生活开销——虽然民国时代的大多数穷人都在生死线上挣扎,但少数受过高等教育的文化人却是生活得相当优渥。一个普通的作家只要够勤快,每月发表个三五万字,在上海的日子就可以称得上宽裕。就算每月只有万把字发表,维持生活也是没有问题的。
    这样的收入水平,足以羡煞后世整天吃方便面度日的那些网络作家:以二十一世纪的稿酬水平,即使是网络上的白金vip作家,如果他们一个月只发表一万字,估计就得露宿街头了!
    至于张恨水、鲁迅这样民国时代的顶尖作家,每个月只要写上一两天,就可以过上住洋房吃西餐的腐败生活——鲁迅在成名之后的稿酬收入,每年一般都维持在几千元的水平,个别年份甚至超过一万元。而创作了《金粉世家》的张恨水则收入还要更高,他在北平买了一个大宅子,由于面积大,装修也过于豪华,以至于坊间传说他买了一间王府……
    当然,跟这些名垂青史,笔下作品上了后世教科书的前辈大腕相比,刚刚崭露头角的穿越者女文青金奇娜小姐还没有这么高的收入,但要让自己和女儿生活得不错,却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只是名气大了之后,麻烦也就跟着多了。尤其是作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吹鼓手,她之前那些谴责花心男人的犀利文章,更是一口气得罪了不知道多少人——附体的穿越者女文青在现代并不是专门研究近代史的。对民国时代的文坛氛围也不是十分了解。民国时代的那些出色人物,她只是在书上看到过介绍,既没有多少畏惧之心,也高估了某些“风流名人”的节操……
    因此,她以一股初生牛犊不畏虎的气势。在文章中列举了一大堆后世搜集到的名人丑事。虽然没有指名道姓,还刻意模糊了地名,但依旧把诸多社会名流给得罪了个遍——在二十一世纪,人人都有言论自由,除非是造谣中伤,否则对于真实发生的事情,在理论上每个人都可以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后果顶多也就是禁言或删帖罢了。而诸多名人也早已习惯了被骂……可是在民国时代,事情就没这么简单了。
    ——且不说那些军阀官员和富商,都以娶一个精通外语的新式姨太太为荣。在此时文坛艺苑,各种师生情婚外恋亦是一种时代进步的象征,被誉为突破封建婚姻枷锁,追求纯洁爱情的勇敢壮举。通过文人们对舆论的扭曲,找小三养情-妇成了风流雅事,而忠于婚姻反倒成了落伍老土的表现……很显然,“琼瑶先生”的文章骂尽负心汉,轻描淡写地撕破了众多男儿的华丽面具,自然大大得罪了那些无节操的风流文人。
    结果,今天金奇娜在处理读者来信的时候,就在一封“进步青年”写的信里找出一枚子弹,说是要打死她这个“阻碍进步、保守落后”的祸害……接下来,如果说一位“进步青年”的威胁,只是让金奇娜感到囧囧有神的话,那么蓝衣社(军统前身之一)的警告信,就让金奇娜感到毛骨悚然了。
    说起来,妇女解放这种事情,和蓝衣社这样的反-共特务组织怎么看都扯不上关系,可惜在34年、35年的时候,正是上海地区蓝衣社最清闲的年月——中-共在上海的地下党组织,已经于今年被彻底捣毁破坏,整个临时党中央都撤退到了江西瑞金的中央苏区,要到36年才会重建上海地下党。而全面抗战则还有几年时间才会开始。如今日本人虽然在华北步步紧逼,但在上海这边倒是暂时没啥大动作。
    结果,蓝衣社在这两年里因为老对手被打垮,新对手还没出现,闲得发慌,就开始胡乱折腾,不务正业,什么事情都要掺上一脚:中医与西医之争,简体字与繁体字之争,农历与公历之争……简直让人忍不住想要怒吼一声:你们既然是特务组织,就给我好好地当特务啊!管那么多莫名其妙的闲事干啥?
    当然,这些玩意儿毕竟都是跟政治完全不沾边的小事,所以不会用上激烈手段。但以蓝衣社的凶名,光是到处给人寄警告信,就能把许多胆小的家伙给吓出心脏病——看着信上列举的“有违妇德”,“影射最高领袖(蒋介石)”等诸多罪名,金奇娜一时间当真被吓得不轻。
    虽然这很可能是某个蓝衣社普通成员打着组织的名头乱来,甚至干脆是外人冒充蓝衣社在吓唬她,可即便只是万分之一的危险,也足以让她浑身哆嗦了。
    ※※※※※※※※※※※※※※※※※※※※※※※※※※※※※※※※※※※※※※※
    事实上,虽然如今被文化界吹捧成了“妇女解放运动”的旗手,但金奇娜本身对此其实并不热衷,只是口头上嚷嚷几句,用以刷知名度罢了,至于真正的社会实践,则是基本没有做过。
    之所以如此消极,是因为整个社会大环境根本不适合——举例来说,大约十年之前,就有人在上海开办女工夜校,想要改变劳动妇女多为文盲的现状,塑造出一批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女性”。但办学者却很快就哭笑不得地发现,来女工夜校读书识字的女学生,居然大多从事于“第三产业“,比如卖唱女,乐伎,娼妇,甚至还有骗子和拆白党,因为她们若是识字就可以增加收入。另有不得宠的姨太太若干,都是准备私奔的,认为识得字以后好找工作。倒是女工人的就读积极性不强,因为识字与否跟她们的收入无关……
    ——在1949年之前的旧社会,所谓的女权主义,注定只能是小资产阶级在咖啡厅和沙龙里呓语的幻梦。如果不能彻底扫清封建制度的残渣、改变社会观念的性别歧视,那些大家闺秀即使上了新式学堂,甚至出国留学一路读到硕士、博士,最后往往也找不到什么像样的工作,只能回来嫁人当一个家庭主妇……
    在民国时代不少传统上等家庭的观念里,让女孩子出去读书,只会耽搁她们的出嫁年龄(当时普遍二十岁不到就结婚,女大学生就算是老姑娘了),导致她们在家乡找不到好丈夫。
    而且,权利与义务是双向的。旧社会的女性放弃了自己的自由和独立性,换来了心安理得地享受男人供养的福利——在传统社会里,丈夫养老婆是天经地义,而男人靠女人养着吃软饭,则会受人耻笑——传统封建礼教对她们来说既是禁锢自由的枷锁,也是维持生活的保障。新社会的女性若是想要获取跟男人平等的权利,就得学会像男人一样自己养活自己……但在金奇娜的眼中,大多数民国时代的“进步女青年”似乎还做不到这一点,她们只是把自力更生看成不得已的事,却依然把嫁个好老公当做人生的首要目标。
    唉,在旧社会这一潭臭不可闻的死水里,想要移风易俗什么的,还是只能指望一路逆天的我党啊!
    然而,在外界的很多人看来,尤其是在一般读者的印象中,撰文描写了诸多传统女性悲惨遭遇的“琼瑶老师”,俨然就是解放女性的首席吹鼓手——所以,金奇娜就被“反对进步”的保守势力给警告了。
    不过,虽然这份“自称”来自于蓝衣社(军统前身之一)的警告信,一度让金奇娜吓得魂不附体,但仔细想想,所谓蓝衣社的警告,似乎也就是那么回事。记得前阵子的时候,上海的蓝衣社成员还大张旗鼓地声讨中医的“反科学”呢,可后来好像也没看见他们一条街一条街地捣毁中药房、逮捕老中医……
    总之,蓝衣社纵然凶名卓著,但毕竟不是专门帮助负心汉欺负弃妇的打手。只要这个组织的领导人还有一点理智,就不可能像对付中-共地下党成员,诸如柔石和瞿秋白那样,不管在什么地方都大肆动用暴力手段,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否则的话,以蓝衣社如今利用蒋介石提倡“新生活运动”的机会,在学术、艺术、教育等无数不同领域到处胡乱插手的作风,天晓得要杀多少社会名流,把多少人当成政治犯来逮捕了。
    ——金奇娜想象了一下,在重庆的白公馆和渣滓洞里,关满了反对西医的老中医,反对公历的老农民,反对西学的老学究……嗯,为此要浪费多少资金暂且不提,光是牢房就起码要扩建个几十倍才能装得下吧。
    当然,不怕一万,只怕万一,按照原来的历史,大约再过半年,这帮特务们就要刺杀左翼文化名人史量才了。为了防止蓝衣社的特务们搂草打兔子,顺便把自己这个“妇女解放运动先锋”也给喂了枪子儿,金奇娜最近正准备尽快转型,把主要写作题材改成武侠小说——武侠小说,向来甚少忌讳,男女皆宜。
新书推荐: 我直接人生重开 抓住那个叛徒 前桌女生竟是我的头号黑粉 开局觉醒了神话级赋灵 我在诸天传播互联网 诸天福运 道长去哪了 从斗罗开始打卡 突然成仙了怎么办 暖婚10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