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八小说网 > 历史穿越 > 赵云 > 第三十二章 要么降要么死

第三十二章 要么降要么死

    赵风要抓狂了,以前他还洋洋自得,一个青州刺史,兼任兖州的泰山郡太守。
    可以说,在整个山东半岛,他如今是最为炙手可热的人物。
    然并卵,孔家在这里的势力就不说了,没人能撼动。
    孔融受到杨赐征召,暗暗察访官僚中的贪污之人,准备予以贬谪罢免,让圣人世家的名头在山东半岛达到顶峰。
    虽然此人曾经和弟弟发生过龌龊,有杨赐的斡旋,估计有所缓解。毕竟杨修已经拜了为师,孔融无论如何要承杨家的情。
    土地兼并的情况,在山东半岛非常严重,所有的情况,赵风一目了然,可他又有什么办法?就连手下的臧霸等四人也和各家的关系盘根错节。
    管亥此前身份为黄巾,并没有公开。北征之后成为新贵,不管是他自己的关系还是黄巾的力量,都大大增强,让赵风肠子都悔青了。
    唯一能动用的,就是两名收复的鲜卑将领斯曼与沙群,两人带领的军士,在青州落地生根,战斗的话死一个少一个。
    更兼大家都到了成家的年龄,和他们的岳家一起形成青州新的势力,和旧有势力有所交集又有所争斗。
    初得高位的赵风少了一个基层的过程,又没有那样的金手指,唯一一个军师何颙,老是以士人的身份自居,哪怕面对自己也是一脸清高。
    尤为可怕的是,赵家部曲的年青一代都被南征搞得团结在弟弟身边。
    难不成父辈已然决定,下一任的家主不是自己?
    可惜赵风还托了袁家的关系,如今却被困在青州动不了手脚。
    相对起来,就轻松多了。
    经过初期的纷乱,南征已然开了一个好头。
    赵青成早就回到江陵,有在这边,今后他就会把精力放在自己的生意上。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赵青隆身上不管是外伤还是内伤,俱皆痊愈。
    难能可贵的是,他身边又有了属于自己的护卫力量,这次人数并不多,十个赵家部曲,每人做一个什长还是没问题的,配制的也是一百个新兵。
    也想看看,究竟还有何人敢于在自己大兵压境的情况下,对赵家动手。
    他有时也很苦恼,自己上辈子只是一个考古专业的书呆子,早知道要穿越,多学习一些管理经验和军事才能多好。
    目前唯一成功的是,海盐让赵家赚得笨满盆满,只能在东汉末年朝廷对食盐监管不严的情况下才可能获得海量的财富,换一个时代决然行不通,都是官家的买卖。
    其他产业的成功,归根结底,是超前的服务理念。
    好在不是一个迂腐的人,他熟知历史上的名人,提早下手归于自己麾下。
    不懂的事情,自己绝不插手,让大家都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就好。
    或许在别人看来,这个穿越者相当牛叉了,然而赵家有多少人要养活?穷文富武,武者和部曲的培养,只能说略有盈余。
    该死的嫡长子继承制,上面不仅有长兄赵风,连父亲赵孟都还健在,赵家根本就成为不了的一言堂,能到如今的地步很不错了。
    从进入南越的那一天起,他就把这里视为今后起家的地盘,让那些看不起蛮人的中原人拭目以待。
    “三老?”听说本地人来拜访,不由失笑。
    “子龙你还是见上一见吧,”戏志才这两天忙着安排兵卒的训练,特别是新兵,打练相结合:“如能和平解决交州问题,岂不是让你能腾出时间去治理朱崖洲?”
    钟钊嘴巴动了几下,没有说话。
    北疆的时候,他表演的机会不是很多。本待南征中好好给钟家的人看看,就是自己不依靠家族一样混得挺好。
    设若不打仗,那又如何体现出自己的才干?
    “很难,”叹口气:“孟德惹下了那一摊子,歇马部落的正牌继承人都被杀了,要是你们的话会甘心吗?”
    他指了指忙忙碌碌的京二代:“那些人的家族要他们来,不仅仅是刷资历的,也要给他们一个立功的机会。”
    戏志才一愣,他真还没考虑这么多。或许对于行军打仗,天下间就是老一辈的加起来,也很少有人和他比肩。在政治上无疑是个小白。
    “不可!”钟钊忍不住说话了。
    都是世家子弟,他和这些人还是有所交集的,但是一个个眼高手低,玄谈多于实干。
    “没事儿,有悔兄放心吧,又不是让他们去送死。”摇摇头:“安排在校场上见见所谓的三老吧,就是看了我军的虚实又如何?”
    说起来是三老,其中自然有不少周围部族派来探听虚实的人,整个拜访的团队二十三个人,进校场遭到了好几次盘查。
    高台之上,一身戎装,沉默不语。
    军正钟钊身为士子,也是行军打扮,一丝不苟挥动着旗帜,甲胄里面早就湿透了。
    那些人连大气都不敢出,士卒们呵哈之声不绝,杀气扑面而来。
    “歇息一刻钟,多喝水!”钟钊说话都有些气喘,得,自己还是别装叉了。
    “喏!”今天训练的强度比以往少多了,军卒也不觉得如何累。
    不见的动作,瞬间就到了众人面前:“你们要见我?”
    这些人在中宿县都是头面人物,跺跺脚整个县地面抖三抖并不是一句玩笑话。
    “本县三老沈球率各乡三老拜见将军!”一个个都是五十多岁的人,说话中气十足。
    《汉书?百官公卿表》说:“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徼循禁贼盗。”
    这里所说是“三老”是与乡里中的国家官吏序列中的乡属职官“有秩、啬夫、游徼”是排列在一起的。
    而且,此时的乡里中的分工还很明确,即“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徼循禁贼盗”。
    高祖规定了选任“乡三老”、“县三老”的两条标准,一是年纪在五十岁以上,二是个人德行能作为民众的表率。
    同时规定每乡的三老只限任一人,县三老也限任一人,而且必须从乡三老中挑选。所以县三老实际上与乡三老属于同一性质,只是行使职责的地域范围不同而已。
    “不必多礼!”眼睛一眯:“中宿县令没来?”
    一众三老们惊讶不已,沈球赶紧借口:“禀将军,县令何大人事务繁忙??????”
    “让董重带一个百长,”没有看他,即刻下令:“领一百兵卒,就任中宿县令、县尉。”
    “喏!”
    乡老们可以获得尊重,但不是在军营中,一个个噤若寒蝉,这种事情他们没有经历过。
    董重不曾想自己中标,眉飞色舞地前来拜谢。
    “本帅会向雒阳报备,好好治理地方。”温言抚慰。
    至于不通过?那就是笑话了,他姑姑是当朝太后,刘宏都不会找他要钱。
    三老们懵逼了,这么简单县令就被拿下了?连县尉也受了池鱼之灾?
    沈球嗫嚅了两下嘴唇,还是硬着头皮说道:“球等此来,专为调停将军与歇马部落、驻马部落的纷争??????”
    “你说是纷争?可笑!”一嗤:“驱赶朝廷官员,悍然出兵浈阳,肆虐桂阳,那时你们在何处?”
    “本帅乃赵佗公子孙,受皇上和诸公委托,前来镇压不法。他们要么降要么死!”
    武帝子孙?一个个大惊失色。在这里,赵佗的名字可比刘家天子好使,即便他去世了几百年。
    说完,施施然走了,也没移动脚步,瞬息不见。
新书推荐: 我直接人生重开 抓住那个叛徒 前桌女生竟是我的头号黑粉 开局觉醒了神话级赋灵 我在诸天传播互联网 诸天福运 道长去哪了 从斗罗开始打卡 突然成仙了怎么办 暖婚10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