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八小说网 > > 我们的1649 > 第三百四十八章 一心为公苏团长

第三百四十八章 一心为公苏团长

    苏波团长不得不提前回了厦门。
    他还本想休上五六天的,但是永胜伯郑彩一天一个电报向他问好,还谈谈人生的感悟,这个真让人受不了。
    这是问好吗?这是催促他回去……连最小的女儿郑秀文过个生日都要告诉他……郑家三爷郑斌也总来探望他,人家才不提回厦门的事情……只是探讨1650式火铳的问题,还一天一个问题,很有礼貌。
    苏波团长表示服了……我提前回厦门还不成?
    苏波团长带着新一批军需上了船……在码头上欢送他的只有郑斌一人,他的眼神里的神情,苏波团长认为他是想一脚把自己踢飞过海峡……一个大老爷们貌似能沉住气,但是那喉结却是不停地在动,他正不停地咽唾沫呢。
    这一批军需……叫军火比较正确,除了1650式火铳外,还有一批汉唐版的黑尔火箭……弹。
    汉唐版黑尔火箭是直接把后世的黑尔ii式火箭拿来,外形改都没有改,只在推进药和爆破药上改动了一下。
    一个过渡货色,红星军工厂的林胜利厂长不想为它费力气。
    在那面世界的1880年,英国皇家兵工厂针对黑尔旧型号的安全问题作了改良,命名为黑尔ii式,他们主要是把自转装置和推进喷口分开,加上用管状带瞄准器的发射架抛射,这样就使得黑尔ii式的准确度大大提高了。
    汉唐版火箭弹的弹身和弹头是分开的,连续涛造的,也想用过铁皮式的弹身,后来林胜利厂长发现铸铁式的转动惯量大,更有利于中心的稳定。
    这两部分分别装药后可用白铜汁焊接,这个技术是明大陆银饰匠和铁匠常见的技术。
    明大陆上的人们,大多更熟悉青铜,而不太熟悉白铜。这块大陆才是真正的白铜之乡。
    在明大陆上,至迟在公元4世纪时,云南已有大量的白铜开采和生产,被称为云白铜。
    这主要是由于在云南省会理天然有铜和镍的共生矿,这项资源举世罕见。当然,也为白铜的冶炼提供了原料。
    最早的白铜记载,见于公元4世纪时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南中志》卷四。文中记道:“螳螂县因山名也,出银、铅、白铜、杂药。”
    这些历史记载确实证明了云南省很早就生产白铜。
    虽然明大陆冶炼白铜的历史很长,但是没有炼得纯的金属镍,这一点真是遗憾。
    明大陆制造的白铜器件,不仅销于国内各地,还远销国外。据考证,早在秦汉时期吧,在新疆西边的大夏国,便有白铜铸造的货币,含镍达20%,而从其形状、成分及当时历史条件等分析,很可能是从明大陆运去的。
    唐宋时,明大陆的镍白铜已远销阿拉伯一带,当时波斯人称白铜为“大唐石”。大约16世纪以后,白铜运销到世界各地,博得了广泛的赞扬,它经广州出口,贩往欧洲销、售。
    英文“paktong”或“petong”一词就是粤语“白铜”的音译,其含义是来自明大陆的白铜,也就是指产自云南的铜镍合金。
    在铜合金中,白铜因耐蚀性优异,且易于塑型、加工和焊接,用途广泛,特别还有特殊的电学性能,可制、作电阻元件、热电偶材料和补偿导线。
    德国的海宁格尔兄弟仿制云南白铜成功。随即西方开始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并将这种合金改名为“德国银”或“镍银”,而名副其实的云南白铜,反而被湮没上,费劲不拉的。”
    苏波团长说:“就是,就是,不信任人……咱们不稀得和他们争论,大男人都这样嘛!”
    范大海船长听到身后有脚步声,猜是胡柳技术员出来了,要不然这家伙不能这样的说话方式……
    范大海船长故意说:“你上次在泉州搞得小娘子听说到厦门了?”
    苏波团长的脸顿时红了,说:“哪里有?那是个犯官家属……只是感恩而已!这古人啊,真是知恩图报……”
    苏波团长越说声音越小,恨不得胡柳立刻转身回船舱……船长室里的条件多好,你跑出来吹海风!
    胡柳摇摇晃晃地来到两个人的身边,一个人在船仓里太寂寞了。
    海风将她的秀风吹乱了……也乱了苏波团长的心,他怎么就没发现胡柳的美丽呢?
    胡柳好容易到他们身边,两手把着船舷,看着那出发了的帆船。
    两个男人不自觉地都把胸膛挺直了,真没有想到她的侧面也很美……胡柳技术员说:“怪了,那帆船怎么能把我们先出发了呢?”
    苏波团长抢着说:“他们先出发不算什么,会比我们晚两天才到!”
    范大海船长补充道:“我们锅炉升压时比他们整帆出发慢了半个小时。”
    两人都觉得胡柳的声音真好听,这以前怎么没发现呢?;
新书推荐: 我直接人生重开 抓住那个叛徒 前桌女生竟是我的头号黑粉 开局觉醒了神话级赋灵 我在诸天传播互联网 诸天福运 道长去哪了 从斗罗开始打卡 突然成仙了怎么办 暖婚10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