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子孚的话音落下.林枫也沒有继续再犹豫:“好.就按照政委说的办.我和政委答应你的要求.但是如果打不好咱们秋后算账.如果无法按时拿下清风店.我不要你的脑袋.但军法无情.你马上回去准备.你要的火焰喷射器和炸药.马上就给你送过去.”
师长和政委既然已经吐口了.松了一口气的李贺.也沒有在师部继续耽搁.立即转回自己的团部.着手部署和准备.不过在领受了任务之后.李贺也沒有急于立即发起进攻.而是带着他的几个营长.又沿着整个清风店外围仔细看了一遍.才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
他沒有继续使用兄弟部队选择的平汉路南北两端.也是日军围着清风店修建的三道封锁沟.仅有的两条通道作为自己的突破口.这两个方向是平汉铁路途径清风店的路线.也是整个清风店外围三道封锁沟上的.仅有的两条通道.
先期发起攻击的部队.将这两个虽说比较狭窄.但攻击正面还是比较通畅的口子.也是整个清风店外围.仅有的可以供坦克通行的通道.选择作为突破口.采取在坦克掩护之下的南北对攻战术.试图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夺取清风店.
但在这两个方向突击行动.却在日军密集的交叉火力之下.以及大量构思巧妙的暗堡拦截之下.多次突击付出不菲的代价.但是进展却是相当的有限.不过兄弟部队虽说未能突入镇子内.但是也将这两个突破口已经暴露出來的日军工事.摧毁了大半.
可李贺却偏偏沒有选择这两个.眼下可以说整个清风店内外围之中.日军火力与工事部署最弱的地方.而是将攻击重点放在了整个清风店战场.日军外围已经暴露出來的暗堡最密集的东面.
在之前兄弟部队攻击的基础上.再加上自己的观察.李贺发现日军修建的暗堡密度.搞的很有特点.整个清风店战场上.日军设置暗堡的密度最高的方向.不是因为要保证平汉铁路通行.而刻意保留了通道的南北两个方向.
其整个工事群的重点部署.在东西两个方面.而且相对于面对太行山西方向來说.东面面对自己纵深冀中平原方向.反倒是要多一些.在这个方向核心工事虽说只有三个.但是梅花形的阵地数量却是不少.而且暗堡的数量尤其多.
很明显.日军是考虑到了抗联善于迂回穿插的作战习惯.认为往往最安全的地方.也最容易被抗联迂回部队偷袭得手.所以在东面修建了更多的暗堡群.以防止抗联的穿插部队.从自己背后给自己一刀子.
不过尽管这个方向的暗堡群数量最多.但是李贺却依旧将主攻方向选择了这里.原因很简单.在兄弟部队连续攻击失利之后.再加上日军三道封锁沟限制了部队机动.尤其是坦克的运动.
认为自己接下來的攻击行动.应该还是以坦克为主.以图尽快拿下清风店的日军将防御重点.还是会放在南北两个方向.因为只有南北两个方向.因为铁路线的通过而保留了通道.也只有这两个方向.才可以让坦克快速的突入.
同时兄弟部队虽说多次突击失利.未能取得决定性的进展.但是在这个方向.日军的工事群多数被摧毁.日军部署在这两个方向的兵力.恐怕同样遭受到不小的损失.在已经无法重新修建类似工事.只能抓紧时间修补原來的工事.以及构筑临时野战工事的情况之下.再无坚固工事群可以依托的日军.肯定将兵力防御的重点方向放在南北方面.
所以李贺经过慎重考虑.还是來一个反其道行之.就算自己的战术企图全部暴露.但也要打一个时间差.哪怕这个时间差只有半个小时.在日军增援兵力抵达之前.给自己创造突破外围.寻找到日军交通壕的时间.便就已经足够了.
而且在选定攻击重点之后.他将主意打到了日军挖掘的几道壕沟上.李贺认为干嘛非得要从地面一点点的突破这几道封锁沟.才能发起进攻.完全可以采取连续爆破的手段.炸开日军封锁沟与交通壕之间土层.为部队打开进攻的路线.
最后一道的封锁沟.距离日军外围阵地.只有十余米的距离.甚至日军部分的工事和暗堡.就在最后一道封锁沟的边上.而从兄弟部队之前战斗之中.日军调动基本上不露头的情况來看.他们在各个核心工事之间.包括与镇内之间.肯定修建了至少是半地下的交通壕.
只要打开并拿下一条交通壕.哪怕渗透进日军阵地纵深一个连.这场战斗就好打了.而且就算自己因为日军抢先下手封锁.利用不到这些交通壕.至少也可以封锁住日军内外线之间的联系.阻击日军从其他方向抽调兵力.增援东面的守军.
日军倒打火力点是多了一些.兄弟部队在这方面吃亏不小.但兄弟部队失利的关键是.沒有能形成内外夹攻的态势.在打开缺口之后.又是只朝着缺口猛打猛冲.却忽略了其他方向的配合.
同时冲进去的部队.也在兵力的使用上过于集中了.沒有能彻底的打散开來.以班排为建制.采取渗透式的攻击.使得日军修建的那些倒打火力点.可以从从容容的从后面偷袭突击部队.
如果自己能够渗透进部分兵力.进入日军阵地纵深.敢于打乱建制.以点对点的攻击.并采取内外配合的战术.至少打开一到两个缺口还是沒有问題的.只要能渗透进日军后方.那还有什么问題吗.
在选定攻击重点方向之后.李贺立即着手开始布置.他将师里面加强的工兵营打开.除了保留一个连留在后面为坦克开辟通道之外.给突击营的每个步兵连都配备了一个排.同时将手头炸药的一半.都交给了主攻营长.
至于上级配属的坦克.按照现在的态势.在外围战斗结束之前.至少打开通道之前明显用不上.所以李贺并未在第一时间.将加强给自己的坦克部队调上去.他将上级留下來的坦克部队分成了三分.以两个坦克连各加强一个步兵连的兵力.
在南北两个方向.日军反坦克炮火射程之外.除了虚张声势之外.则利用坦克炮的直瞄火力.配合炮兵对镇子内实施火力覆盖.一旦东面打响.日军主要注意力被吸引过去.这两个坦克连.则在协同步兵的配合之下.立即快速的向镇子内日军纵深突击.
在部署下去之后.李贺将自己的指挥所.就放在了兄弟部队拿下的日军第一道封锁沟.也就是第二梯队的集结地.而这里距离日军外围核心阵地还不到一百米.甚至可以说就在日军迫击炮.可以轻松够得到的位置上.
将自己的指挥所放在日军的眼皮子底下.并不是他胆大包天.而是他在当连长的时候就养成的这个习惯.在战时他一定要和自己的兄弟们在一起.他的指挥所一定要在战士们一回头就能看到的地方.同时将指挥所尽可能的靠前.也有利于他在第一时间掌握战局的发展.
尽管他的这个习惯.作为他的师长的林枫.已经多次的批评过他.明确的告诉他.他现在是一团之长.应该对一团的人负责.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负责.一旦他这个做团长的出现什么意外.是对整个部队的不负责任.
但无论是师长的严厉批评.还是自己政委的苦口婆心.却都沒有让他改掉这个习惯.越是关键的战斗.他的指挥所一般就越是靠前.用他的话來说.我要让兄弟们一回头就看到我.看到他们的团长和他们始终站在一起.
不过他也并非完全什么都不顾.而是将自己的团指挥所分为两块.他自己带着一个轻便的指挥所靠前.政委带着副团长则在自己的后面.保持二百米的距离.一旦自己有失.政委与副团长可以接过指挥权.不至于出现指挥中断的情况.
不过尽管为了这一战不受干扰.李贺再三要求自己制定作战方案.而且还拿着自己的脑袋担保.但李贺依旧很是能沉住气.并沒有催促自己部下的行动.而是直到所有部队运动到位之后.才下达了攻击的命令.
李贺能沉得住气.而在他的对面.他的对手日军第三师团第六联队长中畑护一大佐.自然也不是善茬.对于清风店在眼下保定战场的重要性.他自然是相当的清楚.虽说打退了抗联的多次进攻.但是他也清楚清风店是敌军势在必得之处.
而在对面敌军多次攻击都被打退之后.战场上难得的宁静.让他的心一下子就悬了起來.他知道这股子平静.肯定是对手在重新调整部署.更是一场暴风骤雨前的最后一丝平静.他们的下一次攻击要么不展开.一旦展开势必会天崩地裂.
所以这位中畑护一大佐.也在根据自己的伤亡情况.以及之前工事的损毁情况.不断的调整兵力和火力的部署.准备迎接这场暴风骤雨.至于第一道封锁沟失守.这是在他预料之中的事情.他原本也沒有指望.能够守住全部的三道封锁沟.他的重点是第三道.也是最后一道封锁沟.
中畑护一大佐很清楚.敌军有大量的坦克协同作战.而且步坦协同的战术异常的熟练.一旦被他们攻入清风店镇内.利用坦克的装甲保护横冲直撞的话.那么自己在守住清风店的可能便微乎其微.
如果自己要想尽可能坚持长一点的时间.那么御敌于镇外是自己唯一的选择.在纵深保证了足够火力的情况之下.在火力与兵力的配备上.他还是将主要的力量放在了镇子的外围阵地.尤其是最后一道封锁沟以内的各个野战工事.
最大限度的杀伤敌军的步兵.破坏敌军的步坦协同战术.以便等到必要的收缩时候.将敌军的坦克放进來.利用镇内狭小的地形.在逐一解决敌军的坦克.不打掉敌军的步兵.让其坦克与步兵同时突入内线.那么等待自己的除了全军覆灭.将不会有别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