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八小说网 > 历史穿越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三十八章 不会改变决心

第三十八章 不会改变决心

    杨震坚持先打北平之敌.还有一个理由他沒有办法明说.那就是如果先攻击天津.不仅要付出惨重的代价.而且还未必能够得手不说.一旦天津与塘沽丢失.整个北平的日军后路就彻底被切断.
    这样一來.不仅不能对整个战局起到太大的作用.变相的分散了自己的兵力.而且很容易将北平日军逼到狗急跳墙的地步.北平的日军除了无条件投降之外.就只能死打硬拼、做垂死挣扎之外.几乎是沒有任何的选择.
    而日军根本就不是那种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之下.会主动缴枪投降的军队.天津、塘沽一失.已经失去几乎所有退路.眼下部署在北平城外的日军各部.要么全部收缩进城固城死守.要么垂死挣扎.这两个选择对于杨震來说.都是很难接受的.
    同时以杨震对冈村宁次的性格判断來看.性格上有些阴郁的冈村宁次.绝对不是那种动不动就玉碎的人.一旦天津与塘沽丢掉.他在第一时间就会将城外的大部分主力.都收缩回北平城.以静待其他方向的援军赶到.
    如果日军的真的全部收缩回北平城内.面对日军这样的对手.搞不好北平这个千年古都就真的要打烂了.即便围困又能怎么样.一贯死硬的日军.是绝对不会缴械投降.可北平城内他不产粮食.城内除了日伪军政人员之外.还有几百万的平民.
    难道让这些中国老百姓.也跟着日军一同陪葬.活活饿死在北平城内.更何况以日军目前在北平城周边的兵力來说.按照合围战至少三比一的兵力优势要求.在还要应对其他战场的情况之下.部队也很难抽调出太多的兵力.长期围困北平城.
    这样一來.反倒是自己被牵制住了.中国人对北平投鼠忌器.无法放手去打.日本人可不会在乎这座古都会不会打烂.城内的几百万百姓会不会被饿死.最关键的是贫瘠的.尚未从连续两年的天灾之中缓过气來的晋察冀军区.也无力长期供养大量的部队在北平城周边.
    而且即便是付出巨大的代价.拿下了天津与塘沽.但肯定要付出巨大伤亡的部队.还怎么应对新的敌情.即便日军能老老实实的待在北平.在天津与塘沽攻坚战之中付出巨大代价的部队.还有沒有能力在调过头完成对北平之敌的围歼.甚至哪怕是合围.
    一旦北平日军全力向天津突围.部队还有沒有能力在运动中歼敌.如果日军投入大量的兵力.在北塘、大沽.乃至整个天津海岸线周边登陆.部队还有沒有能力应对新的敌情.这都是一个未知数.
    同样是要付出相当的代价.还不如北平城周边的日军.目前还以争夺外围为主的态势.在城外激战并不会伤及到北平城内.以及周边的古建筑群的特点.先解决北平的日军重兵集群.至少可以为已经开始的南下作战.保障补给线与后方的安全.
    能逼着他们主动的放弃北平向天津撤退.这是最好的结果.也可以保全北平这个千年古都.在部队逼近通州、大兴、南苑一线的时候.冈村宁次调集重兵争夺通州一线.就已经说明他们要确保平津之间的交通.有确保必要时候向天津撤退的路线的意图.
    虽然不见得日军拼命争夺通州一线.肯定就是为了在战况不利的时候.保住突围路线.但先打北平、钳制天津的战略部署.就算不能逼迫他们主动突围.但至少也可以将日军的目光从冀中吸引到北平.相比冀中平原地带.杨震相信日军大本营更重视的是平津得失.
    不管天津和塘沽加在一起.这个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还是两地的重要战略位置.以及华北方面军司令部所在地.都是日军必须要救援的要点.利用平津地带.将日军可能增援的兵力.尽可能的拉长战线.至于天津港与塘沽港.杨震认为采取航空兵的封锁已经足够.
    美国人可以利用航空兵的优势.将整船、整船的日军精锐送到太平洋海底.那么中国人为什么不能采取同样的战术.将日军的援军送往渤海龙王爷那里去常住.这不是比花费高昂的代价.夺取天津和塘沽要节省兵力很多.
    杨震坚持自己的计划.让老总很是不满意的同时.也相当的为难.中央的意图还是先打天津.在整个华北战场形成一个关门打狗之势.彻底的解除华北根据地受到的海上威胁.以及缩短应对日军反扑的战线.
    但杨震的坚持与固执.却是让老总也很头疼.眼下攻击天津与塘沽可能会付出的代价.老总心中还是清楚的.但是攻击天津和塘沽.对整个战局却是相当有益处.从战局的整体來看.这个代价还是合算的.
    可眼前这位年轻的统帅.却是固执的坚持要打北平.对天津与塘沽一线.还是以空中封锁为主.这让老总很是不满意.要是单靠几十架轰炸机.就能起到地面装备的作用.那么还要步兵做什么.
    只是老总不知道.杨震的这个计划并非是临时起意.而是早在整个作战计划制定完成之后.杨震与郭炳勋再三研究.拿出的几个应变计划之一.天津与塘沽一线.则是压根就沒有被杨震列入攻击计划.
    尤其是在战前日本海军抽调部分舰队.进至葫芦岛与旅顺之后.杨震干脆直接将夺取天津与塘沽.从自己所有的计划之中彻底的删除.他的想法还是钳制天津与冀东之敌.以航空兵封锁天津与塘沽港.将重点还是放在北平方向.
    为此抗联特地将美援的第一批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三个作战中队全部调往热南的几个野战机场.同时考虑到作战半径的问題.还调集了一个中队的布伦海姆轰炸机.专门用來封锁天津港与塘沽港.
    随着四三年下半年的整体战局发生改变.美国人在战斗机的援助上.虽说一向以二流为主.只给他们已经陆续淘汰的p四零战斗机.但是在攻击机的援助上.还算是一向的比较大方.
    在a二零攻击机还需要分配给苏联人.以及自身还要大量使用的情况之下.开始将美国海军和陆军已经开始换装的sbd俯冲轰炸机.转交给抗联方面.这三个中队.是抗联第一批接收的改型飞机.最关键的是这三个中队的飞行员.都经过了对海攻击训练.
    考虑到这种飞机不错的航程.以及相对较高的轰炸精度.在其他战场还大量需要数量依旧有限的a二零攻击机的情况之下.此次执行封锁天津港与塘沽港的作战任务.便交给了这种美国俯冲轰炸机.而沒有调集性能更好一些.但是起降标准也更高的a二零攻击机.
    不过为了应对意外的情况.在通辽一线有两个a二零攻击机中队.也按照命令在待机.随时准备增援华北战场.而这两个a二零攻击机中队.则是抗联航空兵所有攻击机部队之中.唯一有过对舰作战实战经验的.
    尽管在战前抗联与美苏英三国.都在不断的接触.试图争取甚至是购买一批航空反舰鱼雷.但是抗联的努力.却依旧被三国拒绝.美英两国认为抗联无出海口.沒有必要装备航空鱼雷的必要性.所以直截了当的给予拒绝.
    而苏联人则不想一而再的刺激.动不动就抽风的日本人.拒绝提供任何的鱼雷.即便是他们拥有了大批的美英援助的鱼雷.也拒绝提供给抗联哪怕一枚航空用反舰鱼雷.只给了二十枚鱼雷艇使用的舰用鱼雷.可又沒有给抗联一艘鱼雷艇.
    在缺乏专用航空鱼雷的情况之下.无奈之下抗联制定的应变计划.只能以普通的航空炸弹为主.这一点让杨震很是受刺激.专门找抗联的军工部门谈过.让他们在苏联给的舰用鱼雷的基础上.研制一种航空鱼雷.
    可尽管杨震下了一定的决心.可一种装备的玩意研制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至少短时间之内抗联还指望不上.在眼下抗联还只能使用普通的航空炸弹.以及对地火箭弹.用來反舰艇作战.
    好在皮尔逊还是满够意思的.收集了一大批的美军陆海军航空兵在太平洋战场上.与日军舰艇作战时候的经验.尤其是美军使用的杀伤力很大的.对舰跳弹攻击的战术.皮尔逊都交给了抗联.
    为了尽可能的避免在日军海陆火力优势之下.围攻天津和塘沽.杨震与郭炳勋可谓是煞费苦心.虽说缺乏威力最大的航空鱼雷.以及专用的鱼雷攻击机.而无法使用威力最大的航空反舰鱼雷.但是依旧命令航空兵挑选出最适合的飞机.并专门制定了针对性的计划.
    只是这个应变计划.因为考虑到顾虑很多的中央.一开始就不赞同将北平作为主战场的原來意见.所以杨震一直沒有将这个计划上报中央.尽管事先也有了一定程度的通气.但是杨震最终还是压下了这个应变计划.
    杨震很清楚自己是军人.在战场上可以考虑怎么可以达成作战目的.就可以怎么打.但是中央不能像自己这么考虑.中央不但要考虑军事上的得失.更要考虑政治上的得失.一旦北平这座拥有大量古建筑的千年古都毁灭.中央将会面临沉重的政治压力.
    单单一个教育界与知识分子方面带來的压力.就会让中央很难承受.甚至前几年做的大量工作.都有可能会毁于一旦.作为大区最高军事指挥员.杨震不能不考虑中央可能会面对的沉重压力.
    也正是知道完整的夺取北平.对中央未來发展和工作的重要性.杨震并未将这个应变计划上报.而且在他原本的计划之中.将北平作为主战场之一.也是所有的计划之中最后一个选择.
    可眼下整个形势的发展.却偏偏走向了他最不情愿的一面.不管怎么做.他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对北平周围的日军重兵集群.做到熟视无睹.战场上的整体战局变化.在逼着他不得不做出最艰难的选择.但尽管这个选择很艰难.除非战局出现大的改变.杨震的决心就不会做出任何的改变.
    
新书推荐: 我直接人生重开 抓住那个叛徒 前桌女生竟是我的头号黑粉 开局觉醒了神话级赋灵 我在诸天传播互联网 诸天福运 道长去哪了 从斗罗开始打卡 突然成仙了怎么办 暖婚10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