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锦衣还乡

    其实大军进入胶州一带,已经感受到深切而浓郁的乡情了。
    两边的农人不再害怕他们,河北一带仍然残破,补给仍然是一样的操蛋,好在离京时已经购买了足够的粮草,返程时没有如前往京师时那样承受折磨,行军行程很快,而且没有受什么辛苦。
    进入德州境内和济南府境内,情况并没有好转,济南城中刚刚经历了商团之乱,上下都忙着捂盖子,商会忙着恢复贸易,哪怕对张守仁这样的恩主都没功夫好好招待,官府更没空理会,于是仍然是快马加鞭,根本没进济南,直接就绕城走了。
    这也是明智之举,济南城的事虽然瞒上不瞒下,但此时防闲一些比较妥当,当然,倪宠等人私下出城,彼此见面,修好并签定盟约,这种事情,自是不足为外人道。
    事事顺心,但走的并不算快,所以到十二年十二日这天才进入胶州地界。
    从青州时起,浮山的驿站系统就发挥了作用,帮助前行的少量工兵做一些准备工作,青州的官场渗透不是很好,但民间已经很有浮山的影响力,每十里的公文快传和三十里一设的邮传驿站也是建立起来,传递消息十分方便快捷,当然,这些也是花费巨资,对张守仁来说,也是十分沉重的负担。
    好处是百姓十分拥戴,和几个月前途经青州时已经更加不同,看着四周经过行人的笑脸,孩子们跟着打闹的情形下行军,和百姓躲避畏惧,那种感觉是截然不同的。
    到了胶州就不仅是孩子,不少农人都是跟着过来,笑呵呵的与浮山营将士打着招呼。
    时间太久了,很多将士听着熟悉的乡音,都是觉着鼻子发酸。
    哪怕是外头来投军的,在浮山训练生活大半年之后,也是把这里当成真正的家园一般了。
    进了胶州地界后,张世强的脸色也是无比轻松,整个人都是放松下来。
    谁他娘的就能知道这个寻常小子,到如今有如许地位?
    人群之中,还真的不乏和张家相熟的人,五六十岁的老头子,吹的是唾沫横飞,把张守仁小时候的事说的活灵活现,反正在场的人中,不少都是叫张守仁在脖子上尿过一裤子。
    好在张征虏大人父母早早亡故,而且也确实没有什么近亲,最近的族人也是三代以上出了五服了,对张守仁来说,还真是运气。
    族亲,乡邻,够身份够资格的卫所老军官们和胶州一带的士绅和商行的掌柜们。人群之中,身份足够的才会站到最前头显眼的位置来,不自觉的就算想朝前挤,浮山的内卫也是会客客气气的将人劝回去。
    这么高兴的日子,横叫内卫拖走,那就是真的给自己找不自在了。
    除了相关的这一群外,这还只是瞧热闹的,更多的人群,则是与浮山息息相关的人们。
    李老掌柜,三好行和其余合作商行的掌柜们,站在人群不前不后,但也十分显眼的位置之中。在他们身边,是周老千户和赵老百户等正经的原浮山所的武官们,他们的脸上矜持之色要更多一些,但眼神之中的那种骄傲神色,脸上的那种掩饰不住的笑意,也是真的十分明显。
    除了这些关系很近的卫所官员,灵山卫和大嵩卫,夏河寨前所、靖海卫、威海卫、成山卫和金山左所等登州都司的卫所的掌印指挥或是守御千户们,几乎全部都是盛装官服打扮,人人精气神都养的足足的,也是站在人群前侧,都是一脸的笑,生怕叫别人瞧出自己有一丁点嫉妒或是不高兴的神色来。
    这些人倒也还好,都司系统早就无用了,指挥使要是进营当官效力,在北方军镇也就是个操守官,游击将军都不一定能当上,张守仁凭实打实的战功当的游击和副总兵,他们倒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倒是原本登州镇留下的一个副将,三个分守参将,十来个游击,此时脸上的笑容就有点勉强了。但他们没兵也没有地盘,凡事也就只能忍着,倒是有一些机灵的,看着马头还领先张守仁小半个马头的尤世威,眼中也是露出异样的神采来。
    武官就有过百个之多,文官却也是不少。
    登莱一带,张守仁的影响太大,文官们也是摆不起原本的那些臭架子来。况且,原本莱州的这些文官,升迁上去,也是和张过仁息息相关。
    登州那边,刘景曜毕竟是身份不同,亲来迎接不大适合,自己面子上也下不来,不过也是派了长子前来,站在人群之中,脸上是一脸矜持的笑。
    兵备道陈大人就是亲自前来,也是笑意十足。
    几个兵备参议,还有登州知府及一大群佐杂官,黄县和荣成等知县都是前来,个个乌纱补服,冠带辉煌,各色官服在和熙的春风之中轻轻摆动着,与四周的茂盛绿色相映成趣。
    登莱官员来迎接,是因为登莱镇的两个新任总兵和副总兵一起奏捷返回,前来迎前是很说的过去,不过莱州的官员们也是来的不少,知府和府城的同知治中推官一个不剩下,几乎全部来到,胶州的李知州也是带着自己的佐属,远远就是下轿迎接。
    莱州官员,就平度州的老知州有点学究气,推病不至,即墨县尚县缺正印官,所以也是没有县令前来,其余所有官员,几乎没一个缺额不至的。
    这般的殊荣,在很多百姓心里,几乎是比过年还热闹的一件事,根本就做梦都想不到的事。
    就算是登莱巡抚上任,两府的官员也真的没有齐聚一处,欢迎出十来里路的道理。这般的恭谨只因为这是一支刚刚获得难以想象的大捷,获得了太庙告庙祝捷的无上荣誉的无敌雄师返回了它的故乡,同时它的主帅也是获得了无上的荣誉,二十出头的年纪已经成为国朝重将,未来的前途已经不可限量,再加上与内阁首辅的盟友般的关系,也是使得很多矜持着自己身份的文官尽管不情不愿,也是得放下手中的公务,提前赶来。
    至于浮山营明里暗里的实力,经营的庞大脉落和关系网,遍及各处的田庄和机构,这一些,又怎能不使人敬畏交加?
    在浮山和登莱越久,就越是知道,浮山营已经是一个呼吸间就能震动登莱的庞然大物,这样庞然大物的主人,是只宜亲近,不宜得罪,更不宜轻视的……
    至于队伍的另外一侧,却是没有什么穿着绯袍或蓝袍的官员,也没有戴着方翅乌纱的武职官员,清一色的普通武将或文吏的打扮在前,然后便是清一色的百姓装扮,但他们是比普通的百姓要更投入和更加高兴的多,人群中有限的不可遏止的欢呼声,就是由这些人发出来的。
    不论男女老幼,所有人脸上的高兴之色是无比的纯粹,也是发自内心,毫无保留,每个人的眼神之中,也是蕴藏着深厚的感情,人群之中,不仅是在欢迎,甚至有少数人眼中闪烁着泪花……没有别的原因,因为回来的是他们的亲人,是儿子,兄弟,也是丈夫,父亲,时隔整整四个月,漫长的时间里,这些浮山的军人家属们无一天不盼着他们的亲人能早日归来,情感酝酿到如今,自是已经到爆发的边缘。
    
新书推荐: 我直接人生重开 抓住那个叛徒 前桌女生竟是我的头号黑粉 开局觉醒了神话级赋灵 我在诸天传播互联网 诸天福运 道长去哪了 从斗罗开始打卡 突然成仙了怎么办 暖婚10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