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屯田

    明朝军户逃亡,就在嘉靖之前达到一个高峰,派御史去巡查,一个千户所连百户都不足了。
    军户逃亡原因很多,武官侵占军户土地肯定是最重要的一条,嘉靖年间,百户一级赐一百亩地,以此类推,军官们有自己的名正言顺的土地,侵削之事渐少,军户逃亡的事也就渐渐平息了下来。
    良久之后,张守仁将手中文册合起来,满意的道:“钟主办立功不小,我有功便赏……”
    “大人,我有个请求。”
    “嗯?你说。”
    “下吏有一个族兄,实在是聪慧机敏,而且熟谙政务,此次莱州府事后,他已经知道自己所行大错特错……”
    “你说的是钟荣吧。”
    “是的,还请大人给他一个赎罪的机会。”
    “当时我自己都有自身难保之危,他一个外人,又是莱州府为吏,难道不给知府做事,还能来偏帮我吗?”
    张守仁打断了钟显的话,微笑道:“请他过来吧,不过只能当你的助手了。”
    “是,谢谢大人!”
    钟显极为高兴,他的理想就是能使得钟家彻底脱离苦海,摆脱吏这个阶层,成为官员,哪怕是军职武官,也比在最下层当小吏强的多。
    明朝的吏员,特别和卫所相关的吏员,在待遇上十分差劲,比起清朝的吏员能捞个油光脸滑,就算钱不多,好歹能混个肚饱来说,明朝的吏员就要凄惨的多了。
    张守仁答应下来,钟显也极为高兴,不过不等他的高兴劲过去,张守仁便是神色严肃,向着钟显道:“钟主办,眼下有一件大事,我打算叫你牵头,世福、世强、世禄跟着你为助手,当然,我也不会坐视不理的。
    但短期之内这样将就是可以的,长期下来,囤积的物资一定会被耗尽。
    现在到处缺粮,往下去会更加的缺粮,就算几家大商行一直买粮过来,甚至加高价格,但山东这里的一个游击将军,怎么和有皇亲国戚为背景的晋商大粮商争?
    又如何争的过各地的大军镇?
    再下来还有官府要控制的仓储,供应皇家和各地藩王并地方府库。
    几轮过来,到地方供交易的原本就不多,老百姓也要吃粮,再有钱你不能弄的地方上没有粮食吃,那也是要出大事的。
    明末时节,其实缺的不是银子,而是各种各样的物资。
    真缺钱的那是朝廷,地方上肥的流油的人可是大有人在,比皇帝有钱的主,那是能排一长溜出来。
    “所以本将决定养猪养鸡,放羊,放鸭子,总之要大养牧畜,具体的办法,我已经想好,这件事,由营务处提调一千个壮劳力来。”
    张守仁满脸放光,脸上也满是自信的笑容。
    不知怎地,看到他这样的笑,在场的人,都是感受到一种无与伦比的自信从容,所有人都是受到感染,情不自禁的点起头来。
    养猪放鸭,居然先要一千个壮功力,钟显也是吃惊,不过他对张守仁的大手笔也是适应了,当下就是笑着答应下来。
    “先要开挖鱼塘……你们看吧,明年这时候,大家就能畅开肚皮吃肉了!嗯,是连家属和普通军户在内,民户我也能畅开供应。”
    所有人都是笑着应下声来,对张守仁的话,大家是深信不疑的。<>
    “养殖是锦上添花,要紧的是屯田。”
    说到这,尽管已经明白张守仁叫自己做什么,钟显还是精神一振。
    “本营治下有这么多的土地,不屯田,实在是对不起这些现成的土地,也对不起这些么多的劳动力啊。”
    二十多万亩土地都是熟地,现在已经是在各军户和各级武官名下。都是旱田,产量低,分散广,想要屯田,这就是第一道难题。
    “大人,如果要开荒,现在就要动手准备,冬天时烧林子,开地,不过这要的劳力和牧畜那就不是少量了……”
    “不开,不开。”
    张守仁连连摇头,笑道:“现有的地已经足够了,等将来咱们地方更大了,要再立新的营头了,再考虑多屯,现在这个数字,已经够用。”
    浮山营治下,两个民户的大集镇是不算的,他们也没有多少土地,而且分的太散,太过复杂了,所以张守仁是打算维持现状,不去触动民户那边的田地。
    灵山卫、浮山所,当初授田时是平均每户三十亩地左右,整个卫所二百年下来,渐渐开出了十五六万亩的旱田,还有几千亩临河的水田。
    水田在山东十分稀少,可以种水稻,一年两熟,种的麦子也很高产,这些田全部是归高级武官们瓜分,为了省事,也不必得罪人,这些水田张守仁就不动了。
    剩下的,就是十五万亩左右的旱田,也就是产量低,盐碱重,引水难,肥料少土地薄的一些很差的下田。
    军户所有的,都是这种田地,所以一年到头,最多是不饿死,温饱都难,养牧畜牲口的粗粮都不够,所以军户过的十分凄惨,民户的土好好歹肥沃一些,交的赋税也少,一亩地才交三合五合,军户一亩,就算现在减少上缴的军粮,一亩地收成也要上交三斗,还得被上官克扣贪污,还要被武官们强迫给他们的永业田当免费劳力,军官家中有事,军户也要无偿帮手,所以不管是哪里,军户都是比民户低一等的存在,遇到灾害,也是军户很难坚持下来。
    西北大叛乱,主力就是陕北和甘肃一带的边军和军户,明朝两大患,西北的军户,东南的才子,两个方面一起使劲,终于是把庞然大物给绞杀死掉了。
    看到部下们面面相觑,张守仁哈哈大笑,对着众人道:“你们是想说,田地是各人的,怎么个屯法?”
    “是的,还请大人开释。”
    “田地是个人的,不过我们把所有人都花钱雇出来,大家一起耕作,耕牛由我们来提供,种子,肥料,也是由我们来提供,然后每天给工钱,最后收成的时候,一家一半,你们觉得这样合理吗?”
    “大人,这不大合理啊……”张世福摇头道:“这样军户是占大便宜了。”
    “就是要给人占便宜,大家才有劲头。收成多了,他们占便宜,每天领工钱,他们占便宜,这样的便宜占多了,我们的收成才会多起来。”
    看着众人,张守仁笑道:“屯田,我不是太明白。不过,我已经请教了一些人,无非是大家多辛苦,多积肥,多用人力杀虫,深耕下去,旱田缺水,我们就用打井的法子,不信抽不出水来,江南有大翻车水车,我们也能用,明年夏收,我要看到积谷满仓,总之,诸君就多努力吧!”
    ……
    ……
    崇祯十一年九月十七日。
    张守仁的吉期是定在九月二十六,此时距离婚期不过寥寥数日了。
    浮山上下,从周老千户到普通的泥腿子军户,都是笑逐颜开的模样。张守仁的喜事,竟象是全所第一大事,所有人都是欢天喜地的模样,这热闹欢喜的光景,竟是和过年都差不离了。
    自张守仁穿越至今,已经快满一年的光景,这么点时间,在浮山这里,真的是发生了太多太多值得书写的事情。
    每个人的感悟不同,或深或浅,或在外远观,或深入其中,成为这个变化中的一份子。
    但无论如何,当张守仁的这件大喜事到来之时,整个浮山,从冷静到沸腾,这一次,没有一个人有置身事外的感觉!
    
新书推荐: 我直接人生重开 抓住那个叛徒 前桌女生竟是我的头号黑粉 开局觉醒了神话级赋灵 我在诸天传播互联网 诸天福运 道长去哪了 从斗罗开始打卡 突然成仙了怎么办 暖婚10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