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八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娱乐大亨 > 第二百六十一章 抢头条

第二百六十一章 抢头条

    《盛世收藏》的话,节目确实是一个很优秀的节目。()看最全!可是算来算去,也确实有自己一定的局限性。
    节目很不错,但是想要超过现在当红的那些娱乐性节目,还是很困难的。
    如徐清之前考虑的那样,《盛世收藏》现在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但是到最后,最多也成为苏峰电视台第一王牌节目了。
    平台所限,大部分观众其实根本懒得去关注在机顶盒软件里面,位置那么靠后的频道的。
    《盛世收藏》很优秀,但是不至于优秀到全国风靡的程度。
    一世的时候,《百家讲坛》都是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才算是正式火爆了起来。
    但是徐清,却没有那么长时间浪费在《盛世收藏》面。徐清现在的计划,是等把《百家讲坛》马老师部分的节目复制完毕,让《盛世收藏》往《百家讲坛》的方向靠拢。
    内容,徐清没准备把《百家讲坛》和收藏无关的内容带过来。
    《盛世收藏》专注收藏节目挺好。但是算只是其他收藏专题,也不见得需要徐清一直自己亲自出马了。
    《百家讲坛》里关于收藏知识类的节目,也那么些。徐清的考虑是,把《百家讲坛》的模式借鉴过来。以后这里用其他的人才,讲他们自己的课程。节目继续火爆,徐清却可以腾出手来做别的节目了。
    《百家讲坛》持续火爆十几年的节目,徐清可不想自己穿越过来之后,把自己的一生绑定在《百家讲坛》这一个战车面。
    而现在的情况,《盛世收藏》已经把收藏圈子里的潜在观众差不多都吸引过来了。
    想要把本来不是收藏圈子里的观众,培养成《盛世收藏》的忠实观众,是需要一个不算短的酝酿期的。
    这样的情况下,短时间内《盛世收藏》不会给徐清带来太大的突破。
    所以徐清,开始考虑在其他方向做一些补充。人气都提升起来,等到徐清从《盛世收藏》脱身的时候,能有更高的基础。下一步,也更好走一些。
    徐清做的努力,主要是在《不差钱》这里。
    小品这种形式,想要赚大钱,真的很难。
    但是如果演好了,却可以迅速的捧红一个人。当年小沈阳出演《不差钱》之前的时候,虽然说是本山大叔的徒弟,在东北那嘎达,已经积累了一些人气。
    可是全国范围内,其实听过小沈阳的,根本没有太多人。
    是因为《不差钱》里的优秀表现,小沈阳一夜之间火遍全国。之后走出以前的小舞台,各种电视台的活动参与着,电影拍着、电视剧拍着。人气一夜之间达到了一个顶点。
    这一次,徐清自己没有去演小沈阳的这个角色,是把这个角色,交给了陆子平。算来算去,徐清自己,其实是不习惯那种故意装娘的风格的。
    都知道那只是演员的演技爆发,可是一个形象刻划的太深刻,观众们很难把一个演员从这个角色身分离出来,对演员本身,也不见得是好处。
    而与此同时,要是演得太好,所有人都以为徐清是那样一个性格的话,徐清自己,还是会很不习惯的。
    最火的角色,交给了陆子平去演。陆子平演得很出色,《不差钱》注定要在短时间内火遍大江南北。
    捎带着,徐清这个男二号,再加小品编剧这样一层身份,肯定也能跟着《不差钱》大涨一波人气。
    这里的人气先积攒起来,徐清到时候从《盛世收藏》脱身的时候,有这样的人气基础,也能想办法争取下一个节目更高的起点了。
    彭伟这里的这些情况,都是彭伟自己非要一头撞来的。
    而抛开彭伟这里的情况的话,徐清其他的目的,也已经算是开始陆续实现。
    《不差钱》没有央视的平台,第一天的时候,根本没有多少观众注意到了这个节目。
    徐清的粉丝、雨朦胧的粉丝、秦峰的粉丝,后续不少人都去看了视频。看完之后,都是忍不住叫好的。也开始在自己的飞信、微博平台分享这个节目,分享自己的评论。
    可是说到底,人数基数还是有点小。
    然而之后,彭伟开始到处造谣徐清买票。徐清怀疑,凤翔的记者,很有可能也是彭伟联系的。
    于是,徐清买票的丑闻,开始通过凤翔的平台,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开来。然后其他一些小平台开始跟风,苏峰电视台这里的情况,也被更多人注意到了。
    彭伟和凤翔的动机不纯,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事实的话,徐清后来却感觉,这两方面,其实也算是在一定程度帮到了徐清。
    如果没有那些炒作,以《不差钱》的水平,肯定也能在火爆起来。可是这个速度,可不见得有多快了。说不定需要更长的时间进行酝酿。
    而这种情况的话,《不差钱》给民带来的惊讶,平摊在了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之内。话题热度平摊开来,也很难抢头条了。
    抢不到头条,《不差钱》造成的效果,也要有不小的损失。
    但是彭伟和凤翔的炒作,却使得《不差钱》提前了头条。
    虽然是负面消息,但是再怎么说,也是头条了。
    很多习惯性仇富的民,一听到有人买票,根本懒得深究具体的情况,直接是到处转发,并在下面跟自己很深刻的仇富言论。
    但是也有不少民,在看到这里的新闻之后,先去通过其他的渠道,去了解了一下苏峰电视台元旦晚会具体的情况,没有早作评论。
    然后,苏峰化局又发出了那样一篇章,为徐清正名。
    本来的话,苏峰化局,也不见得能有多大的号召力。如果在平时,苏峰化局发一篇稿子,根本不见得会有多少人看到。
    像普通人浏览新闻一样,都是直接去那些国内顶级的新闻平台浏览,有谁没事儿找事儿,跑到自己所在市里化局的官面,查看和化相关的信息?
    
新书推荐: 我直接人生重开 抓住那个叛徒 前桌女生竟是我的头号黑粉 开局觉醒了神话级赋灵 我在诸天传播互联网 诸天福运 道长去哪了 从斗罗开始打卡 突然成仙了怎么办 暖婚10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