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八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锦衣夜行 > 第423章 天子一怒

第423章 天子一怒

    景清虽是女人,且只年逾五旬,可这愤力一刺速度却也极快?因为扑得迅疾,他的膝盖还重重磕在龙书案上,痛得他面孔都扭曲起来,原本斯文的面孔也因之显得有些狰狞了。
    以朱林百战沙场练就的一身武艺和敏捷的反应,轻而易举就能把景清制服,可他根本没动。景清在这朝堂上站了十几年,也是这一刻才真正走到御书案前,倾身一刺,好宽的桌子,朱棣根本没往龙椅里避让,这一刀还差着半尺。
    景清急了,他大吼一声,便爬上了龙书案,扬刀再刺。来不及了,四个带刀侍卫已有两个冲到朱棣面前,左右只要一挟,就能成了肉盾,而另外两个侍卫,手中刀如匹练,已向他斜肩带胯地劈下来!
    “联要活的!”
    似乎一直在发呆的朱棣突然发话了,那两个侍卫反应也真是敏捷,皇上口谕刚下,左边那个侍卫迅猛劈下的手中刀便斜斜一扬,斜挑向上空,借着那一刀之势,身形在空中腾转,左腿重重踢向景清的肩窝。
    右边那个侍卫动作比他更快,已经来不及收刀了,仓促之中,猛地反转子刀刃,使刀背劈在景清肩上。
    一刀下去,肩骨碎裂,景清一声惨叫刚刚出口,肩窝又挨了一脚,被踢得从御案上飞起来,直接摔到御阶下的金砖地面上。这一下就算是个练家子也承受不起,何况景清一介文人,他摔得都岔了气了几乎晕过去,可是肩头的巨痛,却又让他保持着清醒。
    两个侍卫紧接着跃到面前,将他制住,金瓜武士们呼悄而入一排排在御阶前站定,控制了整个大殿。
    景清呼呼地喘着粗气,一双眼睛仍旧凶狠地瞪着朱林,大臣们脸都骇得白了”静了片刻,不知谁福至心灵,抢先高呼一声:“臣等疏忽,惊了圣驾,万死!”众文武反应过来,忽啦啦跪倒一片纷纷请罪。
    “够子!”
    朱林一声咆哮”登时鸦喜无声,大殿上一片寂静,除了景清粗重的喘息声,似乎什么声音都没有了。
    “为什么?”
    朱橡好象刚刚清醒过来他的声音微微发颤,不敢置信地看着景清。他一步步地从御阶上走下来,走到景清的面前,压抑着渐渐粗重的呼吸,又问了一遍:“为什么?”
    朱椎的确不可能被景清刺到,他那稍显迟钝的动作只是因为他内心的惊讶和难以置信,似乎不让景清手中那柄明晃晃的利刃刺到胸前,他仍旧无法相信:他的宽宏大量、他的既往不咎、他对景清的青睐器重,换来的就是这么一个结果。
    现在,他终于醒了。
    “为故主复仇!”,
    景清被死死摁在地上咬牙切齿地叫因为痛楚和气息不匀,那声音显得有些怪异:“可惜景清未能成事,真是令人痛心疾首!”
    朱椎的脸色突然胀红,接着又像是被抽光了血液变得一片苍白,非常骇人他的声音稳定下来,却不知是不是因为这数峨的宫殿让声音显得空洞,他的声音毫无生气:“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你为建文削藩摇旗呐喊,联不怪你,而今,联是皇帝,联十分器重你。本指望你我君臣,共同打造一个大明盛世。你为什么……要刺杀联?”
    景清嘶声大笑”他恶狠狠地呸了一口,把一口血沫子吐到了朱猿的龙袍上:“叔夺侄位,如父奸子妻。尔背叛太祖遗命,实乃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还想要我景清为你效命,做梦!做你的春秋大梦,我恨不得食你肉,饮你血,方消此恨!”
    朱棣额头的青筋都绷了起来,谁都听得出他在强压愤怒,但他仍然不死心地问着:“难道,联该束手就毙?难道,联就不能治理好天下吗?”
    景情被人死死压在地上,却仍奋力抬起头来,挑衅地瞪着朱猿,一字一句地道:“建文帝嫡子长孙,皇道正统,你,算什么!”
    朱林好象被凭空打了一拳,腾腾腾连退三岁,一双袍袖无力地垂了下去……
    ※※※※※※※※※※※※※※※※※※※※※※※
    随着百官散朝,景清金殿刺驾的消息迅速在全城传扬开来,消息自然也以最快的速度传到了锦衣卫衙门,纪纲闻讯马上赶往皇宫。
    纪纲“病”了”他只察了一天风纪,就患了风寒,只能告病休息,在他告假的第二天,陈碘也消失了,换了一个御使当班纠察。
    那天百官上朝之后,陈璞对纪纲说了一番话:“陈某执掌都察院,纪大人执掌锦衣卫”咱们这两个衙门,跟其他的衙门是不一样的,其他的衙门,是替要上治理天下的,而咱们,是替皇上纠察百官的。
    天下无时无刻不需治理,所以百官无时无刻都得存在,唯独咱们不成。咱们是皇上手中的一件兵器,咱们是孤臣”咱们存在的意义,就是拱卫皇上。兵器嘛,需要用的时候才会抽回来,不需要的时候,就得刀枪入库。
    如果没有官员犯错,咱们就没有存在的意义,有人犯错,咱们才能存在,犯错的官员越多,咱们的权力才越大。希望百官都能克尽职守,永远也不需要咱们,什么时候我这都察院成了清水衙门、你那锦衣卫门可罗雀,那就四海升平,天下大治喽!”,
    陈贼微笑,望着纪纲,语气诚挚,可那深邃的目光里,却有一抹让人很难读懂的意味。
    但是纪纲读懂了,所以第二天他就生病了。
    第三天早上,陈碘见纪纲没来,所以他也回去了,换了一个老眼昏huā的御使来值班。
    有些事是需要心照不宣的。
    想不到辅国公一语成谶,竟然真的有人敢当朝刺王杀驾,纪纲快步奔向皇宫的时候心跳得特别厉害,他意识到,他风光的机会来了!
    纪纲走到东顺门,迎面正撞上脚步匆匆、神色凝重的夏诗。
    一见夏诗,纪纲便上前一步外嗵跪倒,痛声道:“卑职愧对国公托付,已经做了万全的安排,想不到仍然……”
    “起来起来!”
    夏清赶紧将他扶起”一把扯住他便往宫里急走,同时说道:“你又没有生就一双火眼金睛,哪就一定就能识破他暗揣利刃,我嘱咐你,也只是以防万一,好在没有伤了皇上这件事不要再提了。”
    一见他的面,纪纲就下跪请罪,夏诗也不好说的太多,让纪纲难堪。他是没有办法插手皇宫防务的,捞过界那是绝对的出力不讨好.他也没有疑心纪纲放水如果景清的心理素质够好,站在那儿纠察风纪的确看不出甚么来,事情已经发生了,他不想再提此事,让人知道他未卜先知,对他同样不利。
    纪纲听子杨旭的吩咐之后的确在金殿安防上下了极大的力气,御阶前的四个武士都是他特意挑选出来的身手最高明的侍卫。他当然不能让皇帝出事,不过,他却很想把事情闹大。未曾上殿便搜出兵器,那动静太小了在百官面前公然动手行刺他锦衣卫才有用武之地。
    如今冒险果然成功,一见夏诗不想再提此事,正中纪纲下怀,当下纪纲便也住口不提两个人脚下发力,快速赶向谨身殿。
    “皇上呢?”
    来到谨身殿门前就见木恩等大小太监都在门口儿跪着,一个个面色如土,夏浔连忙停住脚步,向木恩小声问了一句,木恩往殿上指了指,小声道:“皇上龙颜大怒,百官请见,一个不见,正在殿上生气呢,已经砸了几件东西。”
    百官没有皇上允准,除了奉天大殿,走到不了别处的,夏清和纪纲有穿宫牌子”这才畅通无阻。听了木恩的话”夏清心中一沉”向纪纲使个眼色,便一起走进殿去。
    “啪!”
    又是一只上好的定窑茶盘摔碎在脚下,县诗赶紧与纪纲长揖施礼:“皇上息怒!”
    “你们来子!”
    朱椎脸上似笑非笑,眸中闪烁着奇异到光芒,说他在发怒吧,那样子又不太像,倒像是受了极大的刺激,精神有点不太正常,看得夏诗和纪纲心里一阵发毛。
    “他们坑俺、害俺、逼得俺堂堂皇子、一藩之王,铤而走险,被迫靖难,四载出生入死,几度命悬一线!如今俺得了天下,对他们还得以直报怨,俺得低声下气地哄着他们、供着他们、陪着小心、说着小话儿……”
    朱橡痛心疾首地说着,盯着夏诗和纪纲的目光,一片水色莹然:“俺对他们是推心置腹,竭力买好啊,俺朱棣……是真的想做个好皇帝,想做一番大事业,想得到他们的认可啊,怎么就这么难呢?”
    朱橡很郁闷,其实夏诗也很郁闷,来自于现代的他,根本无法理解,那狗屁的道统真的就这么重要,就可以高于一切?
    “呵呵呵呵……哈哈哈哈……”
    笑声由低到高、由小到大、由悲怆到疯狂,笑声从朱棣的胸中喷薄而出,仿佛殷殷卷过空旷田野的一串滚雷。
    “男儿大丈夫,不能快意恩仇,就算做了皇帝又有什么快活?联是天子,九五至尊,需要一味地对他们委曲求全么,错了,他们大错特错!以为联会任由他们蹬鼻子上脸?”
    笑声还在宫殿上空回荡,朱妆愤懑的咆哮便带着凛凛的杀气扑面而来:“好!好!好!求不来一今天下太平,联就杀它一今天下太平!莫道俺朱棣的钢刀不快,杀一不能做百,联就杀百做百!”
    ps昨天有书友跟我讲,说有人提意见,说俺黑黄子澄,说人家黄子澄的气节堪比文天祥,他给予了回复,俺说有道理,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史书中有些话就是春秋笔法,你仔细读两遍,再好好琢磨一下,就能品出点味道来,别光听人家说好你就夸好。
    史书上是怎么记载的?史书上说:“南京陷落前,惠帝召黄子澄回京,未至而南京已失守。黄子澄密谋继续反抗朱棣,行踪被人告发,因而被捕。”
    多有气节!坚贞不屈,还要反抗呢。好吧,咱来分析分析这句给黄子澄脸上贴金的话。
    他是皇上派去募兵的,手中当时有兵,可他做什么了?他“密谋继续反抗朱林”,这句话就太耐人寻味了,什么叫密谋?这密字如何解释?“行踪被人告发”这句话又如何解释?
    我说他解散了兵马,自己化妆逃走,没错吧?他走出去募兵的,听说皇帝死了,他既没有自杀,也没有领着他募的兵去反抗朱林,他“密谋”继续反抗朱林,这时候都不反,他准备二十年后再召集建文朝的遗老遗少上山打游击去么?那时谁会听他的?
    所谓“行踪被人告发被捕”,说白了不就是化妆逃跑么,史家一句春秋笔法你也得自己品味品味不是?
    再说,黄子澄的气节能跟文承相比?且不说文天祥那是对异族,而且文天祥也没干过举荐个草包,六十万大军惨败了,还替他掩饰,以致闹出更大失败的蠢事来!
    当然,我这是小说,必然有所演绎的,不过有些事,我可不是黑他,从这段明显是在褒扬他的话,我也只能得出这么个结论。
    另外,又有人讲:月关在黑方先生、黄先生,奸佞榜上就没说有他们。
    我现在直接把奸佞榜发给你看看:
    第一次揭榜的“奸臣”,计左班文臣二十九人;文学博士方孝孺,太常寺卿黄子澄,兵部尚书齐泰,礼部尚书陈迪,御史大夫练子宁,右侍中黄观,大理寺少卿胡闰,寺承部谨,户部尚书王钝,户部侍郎郭任、卢迥,刑部尚书侯泰,侍郎暴昭,工部尚书郑赐,工部侍郎黄福,吏部尚书张眈,吏部侍郎毛泰亨,给事中陈继之,御史董循、曾凤韶、王度、高翔、魏冕、谢升,前御史尹昌隆,宗人府经历宋征,户部侍郎卓敬,修撰王叔英,户部主事巨敬。
    凡辑捕缚送之人,皆得悬赏。不久,户部尚书王钝、工部尚书郑赐、工部侍郎黄福和前御史尹昌隆,乞育罪得免;并宥吏部尚书张沈、吏部侍郎毛泰亨之罪,皆先后授官,或仍复旧职。
    第二次揭榜的“奸臣”中,增加徐辉祖、铁锋、周是修、姚善、甘霜、郑公智、叶惠仲、王谜、黄希范、陈彦回、刘螺、程通、戴得彝、王良、卢原质、茅大芳、胡子昭、韩永、叶希贤、蔡运、卢振、牛景先、周败等,共五十余人。另外,礼部侍郎董伦,曾劝请朱允坟亲睦宗藩,因而不列入“奸臣”,榜中。
    兄弟俺是很下了一番功夫滴”很多细杖末节不是信手瞎写,有疑问你查查史料再说。
    
新书推荐: 我直接人生重开 抓住那个叛徒 前桌女生竟是我的头号黑粉 开局觉醒了神话级赋灵 我在诸天传播互联网 诸天福运 道长去哪了 从斗罗开始打卡 突然成仙了怎么办 暖婚100天